是我的張娃子!
我的兒啊!”
“祖宗保佑,祖宗保佑!
我們老張家總不至於絕後,老張家後繼有人啊!”旁邊的半百老人也是嚎啕不已。
‘老張家’的三人圍在一起抱頭痛哭,
圍觀者見此無不為他們感到高興,
有婦人甚至悄悄紅了眼眶。
蘇午亦是一副終於見到父母、卻見父母白髮已生的悲喜交加之色,紅著眼圈,緊緊抱著兩個半百老人,默默流淚。
他那般真摯的神色,最叫圍觀村民動容不已。
有未出閣的女子見之心生憐愛,將自己的手絹遞給對方擦拭眼淚。
老張家的三個人抱頭痛哭一陣後,終於在圍觀村民的勸慰下,漸漸平息了情緒,三人結伴往村西頭有三棵桃樹的自家走去。
村民們看到三人結伴而行的背影,也是感慨萬分。
跟在老張夫婦身後,蘇午漸漸止住悲喜交加之色,應付著旁邊張母的嘮叨——他與張母、張父的長相天差地別,對方卻一眼就識出他是二人的兒子,
此中自有因由。
原因即是他在村頭與眾圍觀村民的一番寒暄應對,已經叫眾多村民接納他,認可他是‘桃源村人’。
如此就悄悄引動了‘桃源村’之下流轉的某種規律,
使得張父張母毫不懷疑地認下了他這個兒子!
這已經是‘村裡人’身份為自身帶來的一種便利!
跟著張氏夫婦回到‘家’中,
父母令他在家中安坐,二人說是要為兒子準備一頓好飯菜,他們出了堂屋之後,卻未往柴房走,而是一起出了院子。
蘇午在堂屋裡坐著,見二人走出院落,手掌一招,掌心就出現一張黃符紙。
他在黃符紙上寫了個‘眼’字,進而站起身,打量了一番堂屋裡的擺設,
就走到一面黃土牆前,
將黃符紙貼在那面牆上。
黃符紙上的‘眼’字,瞬間化作生有三顆重童的‘六天故鬼之眼’,眼中童仁聚合著,蘇午的視線就隨著牆壁上貼著的六天故鬼之眼童仁聚合,穿透了那面牆壁,看到了牆外堂屋後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