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信持與迷信差在哪裡?」赤龍真人出聲問道,「如你們能回答出某這個問題,某可將回答出問題的那人,拔格收入座下,代徒傳法!」
信持與迷信差在哪裡?
眾「道童」一時間都躍躍欲試。
若能抓住這次機會,他們就真個能得赤龍真人授籙,踏入修行門徑了!
可惜,
機會雖在眼前,他們卻全無準備,腦袋空空,想了半天都未想明白箇中差別在哪裡——畢竟他們自幼拜在源清門下,所授教誨即是不得毀謗神靈,敬持神聖,心中早已有了神聖的「實相」。
他們開口言及神靈,就是「迷信」。
「鼎陽,信持與迷信差在哪裡?」赤龍真人見眾道童支支吾吾的樣子,搖了搖頭,看向蘇午,再度出聲問道。
蘇午
本是在與師父探討酆都大帝之事,也未想到話題會拐到這裡來。
好在這問題在他看來並不難回答,
當即道:「信持,即信與持,信的是師父所傳之法,持的是內心所承之誓戒,諸神聖是諸法門的寄託,同時,敬持神聖,亦是在敬持心中的道理,立下的誓戒。
無道理,無神靈。
神靈無道,一樣伐滅之。」
赤龍真人捋須而笑,盯著蘇午又問:「那你承接了何種誓戒,我雖度你入門,但並未叫你立下過甚麼誓戒,如此,你豈不是無拘無束一道士?」
「我自他處自承有誓戒。
乃有五戒。
此五戒為——第一:不得詆譭宗派。
二:不得親近邪佞。
三:不得作女干犯科。
四:不得加害他人。
五:不得自戕自殘。
縱然不曾承接誓戒,人之所以人,區別於禽獸,亦因人在人的規則之內行事,破去規則,破去誓戒,不能為人。
是人一生,皆在誓戒中。
如在戒中無拘束,方是真無拘!」蘇午隨口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