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二,聽到我等招你回來的聲音,千萬不要猶豫貪心,抓住哪一道符籙,就是哪道符籙,立刻迴轉。
其三,有些符籙光華燦燦,明光赫赫,纏繞非凡神韻——莫要去接觸,那些符籙倒並非鬼譜廟系下的故鬼符籙,但非你所能承受,你接觸它們容易,想把它們送歸原位就難了!」
玄清加重了語氣,著重將三個注意事項講給了蘇午。
他見蘇午認真聽取意見,點過頭後,又道:「我所說的這三點告誡,其
實一般籙生遇到的時候並不多,便如我們這些領了正一盟威經籙、三洞五雷經籙的道士,在法壇中也甚少見到我所說的那般情形。
是以你也莫要太有心理壓力。
若在大道紋韻中只看到一灰撲撲的符籙,
直接將之帶走就是——那就是‘太上三五都功經籙,。」
「是。
弟子記下了。」蘇午點頭答應。
玄玦將一道金紅的旗子立在了法壇之上,那旗子之上,赫然寫著‘灶君李嶽山,幾個字,旗子的三角皆綴著一道符籙印籤。
看著玄玦佈置完這些,玄清指了指那面旗子,接著道:「今時是灶君為你護壇,你最終能摘得哪道符籙,全憑護壇大法師——你之尊師的指引。
你可準備好了。」
「我已準備妥當。」蘇午目光落在那道旗子上片刻,隨後收回了目光。
玄清往香爐裡插了三炷香,
接著即道:「維崇禎十一年元月十九日午時,織錦山灶君莊李午,道名陽真,
生年不詳,生於六月十五日午時,上屬太陽中宮主照,言被茅山祖師號召,李午素以胎生肉人,宿綠有韋,得遇大道,謹資法信,詣茅山巫教,投‘灶君李嶽山,門下。
請護壇大法師指路,為之引路授籙!」
玄清話音一落,
法壇前盤坐的蘇午四周,
忽然湧起濃郁香火,香菸嫋嫋,漸將蘇午的身形覆蓋。
蘇午看著那些香火在己身周圍流轉,整片天地都隨著香火的流轉湧溢而變得越發透明——前方法壇後的三位道長,身形已經變作一道道或灰敗、或中黃的虛影,
四下裡的草木變作一條條綠色的影子,
草木簇擁著的那條溪流,則淡化得接近無色。
天蒼而地昏,
在這蒼天昏地之外。
一些雲團漫卷騰挪——那些雲團,便與蘇午看過的道門符籙相差不多,但比道門符籙更顯神韻,更帶給人一種難以言喻的、彷彿直通心靈、只看其漫卷就能明白其傳遞出種種資訊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