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咱們這裡回到織錦山,約莫半個月的路程。
師父還是先在這裡養幾日身體,待到身子骨好些了,能承受路上顛簸了,再啟程也不算晚。”蘇午說道。
李嶽山撇了撇嘴:“你現下是掌灶人,便都由著你安排罷,
我們這些做師父的,哪能管得住您這樣的掌灶老爺?”
“……”
如此,
在蘇午的‘威逼利誘’下,師父終於同意帶一眾灶班弟子迴轉織錦山。
他們繼續在崔家大宅裡住了下來,
本以為今日就要分別的想娣母子,見陰喜脈灶班還要在此地盤桓數日,亦是甚為高興,大彘早在吃羊肉湯的時候,便將離別的悲傷拋諸腦後了。
小孩子的情緒總是這般,來得快,去得也快。
蘇午端著藥罐,離開師父的臥室。
正在院子裡給幾隻狗餵食的想娣見狀,轉去後院洗了洗手,便來接走了蘇午手裡的藥罐、空碗,帶去後廚洗刷。
大大小小一共五隻狗,都搖著尾巴湊近了蘇午。
才五六日的時間,
那四隻小狗便長了一圈。
此中固然有小狗生長速度本來就快的緣故,
更因為蘇午每日在狗食裡拌入了壯骨養血的藥材,完全是以無想尊能寺尋詭獒的規格,來飼餵這五隻狗。
兩隻大狗毛色越發油亮,
眼中精光閃動,
胸前隱現肌肉。
這般狀態下的狗子,拉到集市上去,便是普通老百姓也能看出它倆的不凡。
蘇午拍了拍兩隻大狗的腦袋,正逗弄小狗的時候,
李珠兒和青苗結伴走過來,
二人小心翼翼地與蘇午打過招呼,
都有些擔憂地問道:“大師兄,師父情況如何了?”
“師父身體有些虛弱,
不是甚麼大問題,調養幾日就能好起來了。”蘇午起身說話,“這幾日我們還留在這裡,讓師父養養病,待他的病好轉許多了,
便啟程迴轉織錦山!”
“改去織錦山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