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老師,你也不能確定這幅畫的紙質究竟是什麼?”
“不能,但這絕對是一幅好作品,色彩豐富,立體質感強,不隨波逐流,給人心靈的觸動和視覺的震撼,就比如委拉茲開斯的那幅肖像畫嚇得許多人不敢進門。”
“陳老師您說得對,,這個九尾狐讓人看著會想到別的。”
“再說畫膠的問題,油畫通常用植物膠、動物膠、酪蛋白膠、甲其素和白乳膠,這幅畫我真看不出用的是什麼畫膠,最奇怪的是,我不知道這位大師想用這幅畫表達什麼,一個西方婦女和一個東方神話中的九尾狐,穿著古代衣服的持劍者,他究竟想表達什麼?很雜亂的感覺,這幅畫弄得人會想起四維空間。”
看來鑑畫師的感覺和常人不一樣,四維空間冒出來了。
“陳老師,這幅畫的來源可不簡單,看見這三個字沒有?”
“突耳北,他是這幅畫的原創?”
“這個名字,需要一點時間的。”
“我希望你說的越詳細越好。”
當王燈明將這個人的名字和這幅畫的聯絡,以及有關暮骷谷,教堂桉子等等都說出來之後,陳又路不免露出驚訝。
“原來是這樣。”
“關鍵點來了,這個位置,花叢後邊,您覺得多一個人,少一個人會不會影響整幅畫的協調性?”
陳又路又拿起放大鏡。
“這麼看問題應該更恰當和準確點,畫家在這個地方加個人物,和不加人物,畫面呈現的意境不同而已,你看到的花叢後邊的人是什麼樣子?”
王燈明變去保險箱把蠟像拿出來,他得先找探長告訴新密碼。
蠟像拿過來之後,陳又路用藝術的角度連連誇張。
“就是她。”
“你是說,在某一天某個點,她的臉出現在花叢後,小小的臉。”
“是的,陳老師。”
“不會是看走眼了吧,這座蠟像是怎麼來的?”
王燈明又將蠟像的來歷講述了一遍。
“會不會是這種可能,你太喜歡這個蠟像,時間久了,產生了一定的幻覺呢?”
“我可以負責任的說,不可能。”
陳又路左手抓著蠟像,一面注視著花叢的位置,右手比劃著,最後他說道:“王警長,你看到的現象,這已經是屬於神話故事了。”
柳先生道:“王警長,我個人對你的性格是比較瞭解的,我相信你的話,但這件事太過於讓人匪夷所思,你當時看見畫裡多了一個人的時候,是在正常的情況下看到的?”
“這點我已經說過了,我也希望我看到的是假的。”
陳又路:“好,我們這麼做,我們就認定畫裡確實多一個人,我們找原因,先從這幅畫的畫紙開始,也可以說從這幅畫的畫布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