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石頭能賣錢,還能賣高價,韋冬和蔡強把帶回來的那些石頭全給了小喬,還商量著明天一大早就上山去呢。
“閨女,明天冬子和強子上山去撿石頭,你可別去了啊,在家裡,教那些小姑娘小媳婦怎麼打磨石頭就行。”
“嗯,我也不打算去,看著不遠,走上去可累了。”
弄明白山上怎麼會有光亮,喬鈺就已經失去了興趣,打磨石頭造型的事她也不想幹,教一教別人還可以。
晚飯時候,喬江南這個一家之主給各人派明天的工作任務。
平安和大郎跟喬江南要去給里正趙世明當幫手,和村裡其他識些字會記數的人一起仗量田地。
二郎和火生要教村裡其他人在附近山上燒木炭。
韋冬和蔡強上山撿石頭。
蘇美玲幹家庭婦女的活,順便看著來打井的人。
沈大郎很不解,“叔,木炭就算了,小喬妹子撿回來的石頭既然能賣錢,為什麼要便宜村裡人?”
“是啊叔,我們家有的是人幹活。”
劉平安也這麼認為的,村裡別看大家庭有很多,但要說壯勞力,比不上喬家。
其他幾個小夥子也伸長脖子等答案,都覺得那是小喬妹子聰明和膽子大敢上山去找才發現,憑啥給了人?自己家裡人不少,一天也能打磨出好些,有錢關起門來慢慢掙不好嘛?那些石頭撿完挖完了就沒啦。
“你們還年輕,經的事少,我跟你們分析分析,這個村一百多戶兩千多人,一路上大家眼見的大部份人還是可以的,因落戶這個事大家對我們家也算感恩。
現在落腳同一個村,除了家底比較厚的幾戶,比如趙世明和田開榮這些人外,大多是吃了上頓沒下頓的,而我們家天天有米飯有粥還偶爾有肉吃,那些狗鼻子靈得在村尾都能聞到,別人會作何感想?
時間久了,咱家指定被人惦記,要是他們能有幾文錢賺,能吃得飽飯,就不會對咱家起歹意。
要是我們不幫他們,他們也不會惦記不偷不搶咱家,說明懂得感恩分得清好歹,那麼這些人就更值得我們拉一把,你們說,是不是這個理?”
“嗯,叔說得對,是我們狹隘了。”劉平安別看他是獵戶出身,自持會拳腳,不怕別人來鬧事,可被喬江南這麼一說,服了。
“我們也是叔收留的,叔是我見過的天底下最好的人了。”沈大郎個馬屁精,不過說的也基本是事實。
另幾個小子連連點頭,對喬叔的胸襟,不是一般的佩服。
喬鈺只覺自個爹老政委了,純野生的蘑菇湯都堵不住老爹的嘴。
蘇美玲給丈夫的碗裡夾了一筷子的菜,讓他趕緊給閉嘴吧。
終於落腳了,對於這幾個小子,喬江南覺得必須叮囑約束一番,吃了媳婦給夾的菜,還得接著講。
“你們六個小子,平安最大有十八了,你們幾個也都十五六歲,你們一開始選擇、願意跟著我們家,我和你嬸就會當你們是親侄子。
你也看到了,我就小喬一個閨女,再沒別的親人了,也就是說以後我和你們嬸老了,死了,我閨女就只有你們幾個可以依靠……”
“叔,你可別說了,你和嬸是我們的親人,小喬妹子是我們親妹子。”沈大郎放下筷子起身就給喬爹喬媽跪下。
“叔,我們指定會孝敬你和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