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無意外,簽約申請沒能透過。落榜了。我也不再求什麼了,寫書自己看吧,給自己一個交代,人生啊,做好這一件事也是值了。
且讓我們書接上文。晁田晁雷率軍三萬,兵發西岐,孤不願去管這事,只當個看客,畢竟他倆的結局早已註定,姜子牙若是連這兩位都收服不了,又如何當得起丞相之位。
“陛下,大軍壓境,黃飛虎請戰。”黃飛虎方來歸降,急需立功,況且此事也是因他投奔西岐而起,他理當請戰。
“去吧,切記此行不可輕信他人。”黃飛虎,孤知你立功心切,不過你既已入了我西岐,就莫要顧念往日情誼,如今兄弟已是敵國,該戰得戰,該殺得殺。不然可是會遭人排擠的。
晁家軍首戰著晁雷當先鋒,南宮適出城迎戰,不過幾個回合就將其生擒,帶到姜子牙面前,起初晁雷也是錚錚鐵骨,硬漢一個,左右將其推至滴水簷前,晁雷是立而不跪,大喝姜子牙:“汝不過編笊籬,賣米麵一小人,吾乃天朝上國命臣,不幸被擒,有死而已,豈會曲膝求生?”
這話說的很是漂亮,可世間事光說無用,得做出來的。姜子牙本想成全他一片忠心,也好正式與商撕破臉皮,亮出伐紂旗號,命道“左右,將其推出斬首。”左右當即將晁雷推了出去。
見狀,黃飛虎出曰:“丞相在上,晁雷只知有紂,不知有周,末將敢說此人歸降,後來伐紂,方可得其一臂之力。”
子牙捋須一思,點頭許之。
黃飛虎忙出相府,阻止行刑。飛虎將晁雷扶起,曰:“晁將軍,你天時不識,地利不知,人和不明。三分天下,周土已得二分。東西南北,俱少屬紂。紂雖強勝一時,乃老健春寒耳。紂之罪惡,天下百姓皆知之;兵戈日無休息。況東南士馬不寧,天下事可知矣。武王文足安邦,武可定國。想吾在紂官拜鎮國武成王,到此只改一字,開國武成王,天下歸之,悅而從周。周武王之德,雖堯舜不是過耳。吾今為你力勸丞相,準將軍歸降,可保簪纓萬世。若是執迷,行刑令下,難保性命,悔之不及矣。”
晁雷被刀架在脖頸上,心中早就怕了,不然也不會跪著侯斬,如今黃飛虎一篇言語剛好給了他臺階下,不過心中尚有擔憂:“黃將軍,方末將抵觸了丞相,恕不肯赦免。”
飛虎曰:“你有歸降之心,吾當力保。”
晁雷曰:“既蒙將軍大恩保全,實是再生之恩。末將敢不如命?”
晁雷回到相府見子牙,噗通一聲拜伏在地:“末將一時鹵奔,冒犯尊顏,理當正法,荷蒙赦宥,感德如山。”
姜子牙曰:“將軍既真心為國,赤膽佐君,皆是一殿之臣,同是股肱之佑,何罪之有。將軍既已歸周,城外人馬可調進城來。”顯然姜子牙是改變了主意,畢竟能兵不血刃,便得三萬大軍,實乃妙事。
晁雷曰:“城外營中,還有末將兄長晁田,待末將出城招來,同見丞相。”
“將軍速去速回。”
不多久,那晁雷傳話來說:“末將領令招兄晁田歸降,吾兄願從麾下,但有一小小要求:兄說奉紂王旨意,征討西岐,此係欽命,雖未成被擒歸周,而吾兄如束手來見,恐諸將後來見誚。望丞相抬舉,命一將至營中請一番,可存體面。”
姜子牙哈哈大笑,曰:“原來你令兄要請,方進西岐,小事爾。”
姜子牙問眾將:“左右誰去請晁田走一遭?”
黃飛虎自是當仁不讓,不然這功勞可就沒了。隨即起身答曰:“末將願往。”而後姜子牙親送二將出府。
回轉府內,姜子牙發令辛甲、辛免領兵兩萬,把守龍山口,又令,南宮領兵五千於岐山路等候。“如此,方保萬無一失。”
黃飛虎同晁雷至營門,晁田早在轅門等候,口稱:“千歲請。”飛虎毫不防備就進了行營,只聽那晁田大喝一聲:“拿了!”兩邊刀斧手齊動,飛虎雖勇武卻也寡不敵眾,被眾人撓鈎搭住,卸卻袍服,繩纏索綁。
飛虎大罵:“負義逆賊,恩將仇報。”
晁田哈哈大笑,得意道:“踏破草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正要擒反叛解往朝歌,你卻親送上門。傳令起兵,速回五關。”
晁田心頭甚美,不費一兵一卒便將叛賊擒獲,他日拿給紂王,必是加官進爵,光宗耀祖,說不得還能頂了黃飛虎的位置,做一個異姓的王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