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九公見姜子牙果來迎接,忙下馬躬身道:“末將才疏智淺,致蒙譴賁,理之當然,今已納降,望丞相恕罪。”
姜子牙走上前去,攜九公手言道:“今將軍既知順逆,棄暗投明,便是一殿之臣,有哪分什麼彼此,前事種種俱讓他隨風去了。”
“多謝丞相大肚。”鄧九公不勝感激,隨後兩方人馬進了相府,姜子牙命人重整筵席,同諸將飲慶賀酒。
“丞相,鄧元帥歸周,何等大事,丞相為何不派人通報一聲。”孤不請自來,進了相府。
姜子牙一見孤來,下意識的皺了皺眉,而後和顏悅色道:“陛下恕罪,鄧元帥方歸我大周,還未來得及稟報,本想明日再去殿上參拜陛下。”
“丞相無需自責,孤不過玩笑罷了。鄧元帥你肯來我西周,孤歡迎之至,借相府一杯酒敬過元帥。”孤接過奴遞來的酒,對著鄧九公一飲而盡。
“臣惶恐。”鄧九公亦是滿飲一杯。
“丞相,鄧元帥你欲授予何職?”
“還需陛下做主。”
“歸武大將軍,仍統領舊部,並授供奉,也好父女倆同住。”
鄧九公當場叩拜謝恩,卻是令得姜子牙不快,只喝了幾杯便叫醉離開了。
汜水關韓榮聽得鄧九公納降,將女私配敵國,韓榮飛報至朝歌,有上大夫張謙看本,見此報大驚,忙進攻上奏。
“陛下今有汜水關韓榮,進有奏章,臣不敢隱匿,雖觸龍怒,臣就死無辭。”
紂王聽說,知事不好,命道:“即刻拿來朕看。”
張謙忙將韓榮本,展於紂王龍案之上,紂王看未完,掀案大怒:“鄧九公受朕大恩,今卻歸降叛賊,情殊可恨,待朕升殿,與眾臣共議,定拿此一班叛臣,明正伊罪,方洩朕恨。”
九間殿上鐘鼓齊鳴,眾官聞知,忙至朝房伺候。須臾,孔雀屏開,紂王駕臨,登寶座傳旨,命眾卿相議,眾文武齊至禦前,俯伏候旨。
紂王道:“今鄧九公奉詔徵西,不但不能伐叛奏捷,反將己女私婚敵國,歸降叛賊,罪在不赦,除擒拿逆臣家屬外,必將逆賊拿獲,以正國法,卿等有何良策,以彰國之常刑?”
紂王言畢,有中諫大夫飛廉出班奏曰:“臣觀西岐抗禮拒敵,罪在不赦;然征伐大將,得勝者,或有捷報禦前,失利者,畏罪即歸伏西土,何日能奏捷音也。依臣愚見,必用至親骨肉之臣征伐,庶無二者之虞,且與國同為休慼,自無不奏捷者。”
紂王曰:“大夫所言極是,你心中可有人選?”
飛廉日:“非冀川侯蘇護不可。其一為陛下國戚,二為諸侯之長,必能建功。”
“蘇護?”紂王回頭看了看後宮方向,大叫一聲:“好!”
“朕封蘇護為徵西大元帥,軍政官速發黃鉞白旄、使命詔,前往冀川,令其速速出征不得有誤。”
飛廉做這般想原是沒錯,可惜,蘇護終究不是鄧九公,他膝下有兒,光憑妲己可逼不得他出全力,不過是為我西周送一員大將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