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偉一邊急行軍,一邊派斥候快馬加鞭的往成都傳信。
就說他現在正在急行軍趕往成都,希望陛下能夠率領大軍抵擋燕軍,只要撐兩三天,自己就能率軍趕到,到時候前後夾擊燕軍,定然大勝。
等擊敗龍驤軍後,他們再往南撤退,前往南中,背靠乾國,與燕軍作戰。
雖然面臨絕境,但身為一個優秀統帥,江偉的快速反應能力還是有的。
江偉提出了一系列的作戰方案,派人快馬加鞭去成都,生怕一不小心皇上投降,那一切可就全完了。
他帶著大軍趕路,而此時,白武安已經率軍打下了德陽。
他知道江偉在後面追他,但他依然沒有往德陽留下兵馬,因為他知道,瘋狂的江偉肯定會繞過德陽,來偷襲他的背後,與其留下兵馬分散力量,還不如先打下成都再去揍江偉。
於是,白武安也下令,加快行軍速度,往成都去。
肖權是先接到白武安的傳書的。
接到傳書的時候,天色已經黑了,但他不想等,立刻便召集了文武大臣。
大殿上,肖權命人把白武安的回信唸了一邊。
那些原本擔憂白武安會屠殺俘虜的大臣,也都偃旗息鼓了,只是喃喃說萬一騙人怎麼辦?
而其他大臣,則紛紛說著,要不投降算了。
見到所有的大臣都建議投降,肖權也只能無奈的下令,等到燕軍來了,就出城向白武安投降。
要不然就說,肖權太年輕,沒有人家魏皇曹德聰明呢。
散會後的當天晚上,幾乎所有的王公貴族、文武大臣,紛紛收拾行囊,拉上家裡的金銀,帶著家丁僕人,離開了家,往距離最近的城門跑去。
開玩笑,放著榮華富貴不享受,跑去跟你一起當奴隸嗎?
魏國和秦國的王公貴族是什麼下場,我們又不是眼瞎看不到。
抵抗下去是死,投降去北方當奴隸,那我們為什麼不逃跑呢?
有你這個皇帝頂包就夠了,我們還留下來幹什麼,有毛病啊。
回到家鄉或者是找個偏僻的山區城鎮,拿著財寶帶著家人,隱姓埋名繁衍後代,幾十年後照樣是名門望族。
傻子才去當食不果腹的奴隸呢。
這一天,成都四面城牆的九個城門,幾乎人滿為患,堵滿了要離開的大臣。
原本守城的將軍還不想開門,說要稟報皇上,可隨著越來越多的大臣都來了,個個都比將軍官大,將軍也是頭皮發麻,哪個都不敢得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