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道:“蕭將軍不是還有三萬禁軍尚在,他們便是果真反了,朕有何懼?”
蕭瑀搖頭道:“陛下,雖然如此,也不能掉以輕心。”
我道:“蕭將軍考慮得甚是周到,朕自當遵從。只是不知將軍是否也聽說了,竇誕在殺張公瑾之時,手裡拿著朕親自下令斬殺張公瑾的詔書?”
蕭瑀聞言,大驚之下扶著床沿猛烈地咳嗽了一陣,過了片刻才緩過來,扶著我的胳膊問道:“陛下,,這是為什麼?”
我笑了笑道:“朕問你,當年你在晉陽起兵之時,是否曾為難過齊王殿下的家人?”
蕭瑀瞪著我,反問道:“這件事,陛下不是應該最清楚麼?如何反倒來問微臣?”
我道:“朕清楚什麼?”
蕭瑀道:“是陛下親自謀劃,長孫先生從中斡旋,微臣依陛下之計而行,如今事過經年,陛下舊事重提,這是什麼緣故?”
蕭瑀的口氣並不友善。
我道:“原來是這樣?沒什麼緣故,只是平陽公主陳兵長安城外,蕭將軍既然抱恙在身,這禁軍統領的差事,不妨託與他人,以免策應不及時。”
蕭瑀聞言,突然冷冷一笑,道:“原來陛下今日前來,並非探病,而是奪權來了。”
我道:“蕭將軍不願意也無妨,好好養病吧。”說著環顧了一下蕭瑀的臥房,“只不過……蕭將軍的家人日後若遭遇了什麼不測,還請您不要太過傷心才是。”
蕭瑀聞言,突地從床上坐起身來,瞪著我道:“陛下想幹什麼?”
我道:“蕭將軍以為,朕想幹什麼?”
蕭瑀復又倒在床上,冷冷笑道:“陛下過河拆橋的本事,蕭某今日算是領教了。”
我笑了笑,自他手中接過調動禁軍的兵符,道:“蕭將軍,多謝。”
回宮之時,三娘已經在兩儀殿等我。
她見我出現時,臉上怒色分明可見,冷冷道:“你殺了大哥?”
我點點頭道:“是。”一邊答應,一邊走過她身前。
三娘見我似乎滿不在乎的樣子,拱手道:“陛下好手段!可知我們夫婦二人為何自投羅網?”
我搖頭道:“不知道。不過是否知道已經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們現在站在這裡。”
柴紹道:“陛下,我們今日前來,並非是攝於你的威勢,只是天下終於一統,不忍見再次分崩離析,百姓流離失所,因此才冒險前來。陛下若為難我與三娘,長安城外的十五萬大軍恐怕要與陛下拼個你死我活,陛下自己想一想吧。”
我低頭沉思片刻,問道:“你們既然來了,必定有所請求,說吧。”
三娘道:“李世民,我們所求者,其實簡單得很,第一,你要保證我們全身而退,自今而後,我們夫婦二人與李唐皇室再無任何關係。”
我看著三娘和柴紹,點了點頭。
柴紹接著道:“第二,你雖然做了天子,但有一件事,你必須記著,天下不是你李世民一個人的天下,而是天下人的天下,若只為一己私利,不管百姓疾苦,他年我們必定來找你算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