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喊的是,剷除昏君,匡扶賢王!”
此言一出,滿堂皆驚。他們都是朝堂上摸爬滾打成了精的,哪能沒聽到,他們只是不敢說,不敢提到“昏君”二字。
果然,元烈目眥盡裂:“放肆!”
王晉連忙伏跪在地:“陛下息怒!在臣等的心目中,您自然是勤政愛民的明君。”
“但是,在一些叛黨、刁民眼中就不是這樣了。他們對陛下,必然極盡汙衊之能事。”
“陛下,微臣認為,千里之堤,毀於蟻穴。這些叛黨竟敢公然行刺皇上,罪大惡極,要堅決追查到底,剿滅叛黨,以防釀成大禍。”
“陛下,臣始終認為刺客不可能憑一人之力潛入深宮。”禮部侍郎張寧手執斛板站了出來,出言尖銳。
“一定要好好查清刺客嘴裡的賢王所指何人,真相便可水落石出。”
他補充:“王總管所說刺客來自民間,臣也不認同。民間力量畢竟有限,必定是有朝廷中人密謀組織。”
這倆人一唱一和,矛頭直指元澈。眾所周知,朝中一共四位王爺,二王爺、四王爺是庸常之輩,遠離朝堂,賦閒度日。
三王爺元渭是個流連聲色享樂之徒,流傳民間的也盡是他的風流軼事。
那麼放眼朝堂,擔得起“賢王”二字的,便非元澈莫屬了。
禮部侍郎張寧明面上是反對王晉的說辭,實則跟他配合唱和,把所有人的注意都引到元澈身上。
元烈耳根子軟,聽了心腹王晉這一番說辭,當即眼帶殺氣盯著元澈:“五弟,你怎麼看?”
元澈此時面色平靜如水,彷彿置身事外一般,聽元烈質問,也只回稟說:“陛下,臣弟今日忙於籌備蘭江改道工程事宜,未曾留心朝中局勢。”
“此事事發突然,諸位同僚說得都不錯,臣弟竟也沒有特別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