禦彥傾微微沉吟,賑災和救災是一起的,如果不把源頭處理好,戶部撥出去的這點錢糧不過去杯水車薪,解決不了根本問題。
慕丞相見禦彥傾沒有說話,繼續說道,“臣有一個想法,丁尚書為官多年以來,一直也是兢兢業業,也沒想到江北大堤會出現這種事情。丁尚書在水利工程方面還是有一些經驗,加上這次的教訓,攝政王看能不能給丁尚書一個戴罪立功的機會?”
丁尚書嚮慕丞相投去感激的一眼,感謝這個時候還有人站出來幫他說話。
“臣也贊同慕丞相的意見。”吏部尚書範有為出來說道。
每年不管是澇災還是旱災,最忙的還是吏部,百姓沒有吃的就容易暴動,坑蒙拐騙偷搶,每年有災情吏部每個人都要當幾個人來用,很多可憐的人都僅僅是因為沒有飯吃迫不得已才偷搶,也不能過分怪罪。但是這樣的工作量就太大了。
吏部尚書範有為是出了名的陰冷,從來不會為任何人說話的,更多的時候都是彙報完吏部的事情就站著不說話,似乎其他的事情都跟他沒什麼關系。
慕丞相有些驚訝的看著吏部尚書,以前想結交他,但是這個人是隻對皇帝衷心,其他人的話他都是不聽不看,不聞不問,難得今天開口幫他說話。
禦彥傾也沒想到,看似跟災情最沒有關系的吏部尚書會出來說話。
“其他的卿家們怎麼看?”禦彥傾問道。
“臣等贊同慕丞相和吏部尚書意見。”眾臣異口同聲。
“臣有一個意見。”禦史臺陳太傅站了出來,“慕丞相說的給丁尚書一個戴罪立功的意見,臣贊同,畢竟一時半會找不到比丁尚書更適合的人,但是江北大堤動輒就是幾百萬兩銀子的大工程,相當於關稅一個季度的稅收,這麼大筆銀子的支出,戶部尚書不在,國庫是否充盈還不好說,另外江北大堤去年已經修過了,對於很多地方的用量以及用錢上來說,應該心裡都有一個大概的普,應該不會像去年那樣多了吧?”陳太傅看著丁尚書。
陳太傅是出了名的剛正不阿,上至天子下子平民百姓,沒有他不敢說的話,沒有他不敢上奏彈劾的人。
禦彥傾點點頭,“陳太傅說得有理,江北大地去年花了幾百萬兩銀子,不到一年時間就決堤了,按照這種形式的投入,就算是永江都裝滿了銀子也不夠用的。丁尚書覺得再投入多少銀子修繕江北大堤比較合適呢?”禦彥傾略帶著諷刺的微笑,看著丁尚書。
丁尚書思索了一會,才道,“一百萬兩銀子差不多吧。”丁尚書擦了擦額頭上的汗。
慕丞相和陳太傅都忍著笑,看來丁尚書真的是很怕攝政王了,一百萬兩銀子,修繕江北大堤確實是不能再低的數額了。
禦彥傾微微點頭,“既然如此,就給丁尚書一個戴罪立功的機會,希望丁尚書不要讓本王失望。另外丁尚書說負責之前江北大堤工程的人是誰?把人抓起來,由禦史臺和大理寺卿來共同審理此案。其中肯定有人貪汙了不少,所以跟此案有關的人全部都徹查,有任何進行不下去的環節來找本王。本王絕不允許有官員吃著朝廷的俸祿,幹著吃裡扒外的勾當,給三郡的百姓一個交代。”
“臣領旨。”禦史臺陳太傅和大理寺卿異口同聲道。
“還有其他的事情沒有,沒有就退朝。”禦彥傾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