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萃玉實在是不想跟齊成鳳說話,假裝姊妹相親相愛那絕對不可能,但礙於齊太妃跟仁王妃都在,還有一堆人盯著她,戲,還是要演的,既然已經決定在這裡生活,就得更加融入這個時代。
於是她裝出一副溫婉的樣子,“等姊姊過門,肯定很快會有孩子的。”宋萃玉沒說的是,她會想辦法在她過門前再度懷上孩子。
郝嬤嬤睿智,她生了小虎子後,心態真的改變很多,雖然有點對不起趙天霽,但現在小虎子在她心中才是第一位,她的想法已經從“求自己好好生存”變成“求小虎子好好生存了”。
她這個親娘一定要強大起來,保護小虎子。
話說回來,不知道趙天霽可好,他說去江南會行船,大黎江行船向快,應該已經到了,江南災民看到仁王世子到了,一定會安下心吧,趙天霽,我會好好的養小虎子,把他養得白白胖胖,等你回來包管嚇一跳。
管家見主子都到了,趕忙點起香,仁王帶頭在青磚地上跪拜後,內侍便宣旨。
當然,先把仁王府誇了一番,父慈子孝,忠君愛國之類的,然後說到世子終於有後,命名為趙之軒,封趙之軒為縣子,賜封地,成年前由生母宋氏代為管理。
仁王三呼萬歲,這才起身接過聖旨,管家早準備好大包銀子送上。
那內侍笑說:“恭喜仁王,多了個縣子孫兒。”
東瑞國制,世子的兒女可為縣子或縣主,有些只是徒有虛名,出席宴會時名聲好聽而已,有些卻是賜有封地,這才是實打實的好處,別的不說,有封地的進項銀兩,一輩子吃穿不用愁了。
宋萃玉也是很開心,趙天霽自請前往江南賑災,順便安撫人心,皇上這時候賜下的封地肯定不小氣,一年少說也有兩千兩,她這個側妃親孃的例銀一個月也才二十兩呢,小虎子發啦。
仁王撚著鬍子,大喜過望,“沒想到這小子這樣有福氣,竟然是個有封地的縣子。”
京裡縣子不少,但有封地的只怕一隻手都數得出來。
齊太妃驚喜交加,一向嚴肅的臉色透出幾分和藹,“別小子小子的叫,皇上已經賜名了,叫作之軒,軒哥兒,這名字真好,一聽就是會讀書的。”
她的兒子趙勳是先皇親自起名,她的孫子趙天霽是當今聖上賜名,現在她的孫子趙之軒又得了一樣的榮耀,真是太有面子了,放眼後宮,除了皇太後姑姑,哪個人過得比她更好。
當年馬嬪仗著自己生了二皇子又受寵,不把她這個貴妃放在眼中,對話屢屢不敬,還總給皇上吹枕頭風,說自己欺負她,然後皇上就會罵她,說她心胞狹窄,容不下後宮姊妹,她怎麼解釋都沒用。
現在呢,先皇駕崩後,二皇子被趕去封地,呂嬪成了馬太嬪,身份尊貴,但又怎麼樣,母子一輩子不能相見,有什麼好。
不像她,現在跟兒子住,有孫子,還有了曾孫,子嗣雖然不盛,但都是天天見得到的,最讓她擔心的霽哥兒現在也訂婚了,明年秋天就要迎娶她的侄孫女,她的家庭可是圓滿得很啊,馬太嬪你就羨慕吧,在宮廷中一輩子羨慕我吧,太妃太嬪能不能出宮讓兒子養,還不就是皇太後姊姊的一句話,不過你當年欺負我那樣狠,我當然會讓你在宮裡孤獨的度過餘生。
想起往事,齊太妃眼中閃過一絲異樣,但很快又打起精神,“來人,我要親自把聖旨拿去佛堂供起來。”
內侍看了看幾個跪接聖旨的,有一個穿著紗百合宮服,手裡還抱著個小娃娃,於是笑著走過去,“可是世子側妃?”
“是,公公有禮。”
“不敢,不敢,這匣子裡是封地的地契、管事牌子,以及去年的帳冊,還請世子側妃收好。”
“多謝公公。”
宋萃玉回到流輝院一看,發、發財了。
皇上給小虎子的是永州的朝縣、洛縣這兩個地方,翻開帳本,盛産各種瓜果米糧,去年上繳的約值四千兩。
四千兩啊,比她想的還要多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