須彌劍典作為一部完整的功法,當然也是包括“功”和“法”兩部分內容。
關於功的部分,於生直接跳過。已經選定了獸友訣,主修禦獸不會更改,盡管前期靈獸稀少技巧匱乏,卻還是咬牙堅持下去,畢竟禦獸一道,走的就是後期路線!
這也是在靈界甚至仙界,禦獸一道逐漸式微,近年來甚至傳承斷絕的主要原因之一。
雖然禦獸修士到了後期,憑借多樣化的靈獸攻勢,足以在鬥法中不弱於人,可是早期的孱弱,註定了這個門類的逐漸衰退。
而劍道、符道這種威力早早體現的修行路線,自然大受歡迎,成為許多剛入門修士的首選。
修習須彌劍典,為的便是那些威力遠超五行禦劍術的劍技術法!
須彌劍典身為天階功法,上面記載的劍招,卻異常稀少,從頭到尾,只有七招!
反觀五行禦劍術,金木水火土每一系都有劍技十餘種,加起來數量近百。
可是修士鬥法,從來都不是比較花樣繁雜,招式多樣的。所謂一招鮮,吃遍天,真正克敵制勝的高招,才是對敵王道。
劍典當中記載的第一招劍技,喚作“須彌芥子”。
一上手,於生頓時感覺到不同尋常。
這招須彌芥子,對靈元的運用和操縱,完全超出了於生的想象。和這部劍典相比,五行禦劍術當中記載的招式,就和小孩子過家家一般幼稚。
於生在凡界那也是出身名門,今年十六歲,倒已經學了十三年的劍法,對於劍的熟悉,已經深刻在骨髓之中。
可即便如此,通讀了須彌芥子的功法技巧之後,還是覺得無從下手。似乎每一個細微變化都蘊含著極其深遠的真意,每一絲靈元搬運,都有著天地至理的痕跡。
靈界劍技和凡界劍法,畢竟天差地遠!
或許,五行禦劍術還不足以體現這種差距。可是真正修習須彌劍典,於生才明白,縱然自己是什麼天階天賦,面對這奧妙無窮的七招劍技,也絕不可能輕易入門。
足足三天,於生除了練氣修行之外,整日裡捧著劍典苦讀,連蘭心怡都冷落了不少,卻不得不痛苦地承認:完全看不懂!
“急什麼!”
武天蒼一點都沒有意外,沉聲道:“這套劍技起點很高,第一招便牽涉到了一點空間法則,你理解困難也在情理之中。還記得當時魔劍宗宗主譚笑劈向你的那一劍嗎?多多回憶體會,看看能不能有些收獲。”
轉眼間又是近一個月過去,每日裡和蘭心怡出雙入對,切磋術法,不斷增強對新劍技的理解和體悟。
終於,這日。
須彌芥子一招雖然艱難晦澀,在於生的日夜苦修之下,也自有一番明悟。
已經記不起是第多少次提起長劍,向虛空中穿刺,按照劍訣的指引,尋覓著一點一滴的空間奧義。
這一劍,與以往不同。
劍尖只有鋒銳的一點,卻彷彿蘊含著長江大河般的洶湧澎湃、三山五嶽般的沉凝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