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一般文官,除了車晚真眉毛一挑,其餘眾人連一點回應都欠奉。
方凱尷尬的笑了笑,要說這幫子讀書人還真夠桀驁不馴,可真要讓他怎麼辦,他也沒法子,誰讓缺人來著?
這可不是穿越小說裡那種動不動就有‘大才’跪拜,要說三流貨色,他方凱都未必養得起!
“既然大家都沒說話的興趣,那就由我一個人說算了。”方凱乾乾脆脆的道,不過這幫子讀書人就算是再倔那又如何,孫家三兄弟如今已經算是被拖下了水,至於車晚真,那還遠麼?
所以方凱不計較,一點都不計較,只不過這不代表武人這邊沒人計較,劉四一臉的不平,要不是方大哥攔著,恐怕拳頭早就砸到這般裝腔作勢的文人面前。
至於耿仲明,不屑的撇嘴,他向來看不起這幫軟骨頭文人,要說文人相輕,這可不僅說的是文人之間,武人向來不喜歡文人對自己所擅長的領域指手畫腳。
好在不管是車晚真還是去了慶尚港的李越,又或者是暫居濟州島的孫和鬥,以及孫和鼎、孫和京都不是樂意於給亂臣賊子出謀劃策的人,所以耿仲明也就懶得多說什麼。
方凱這趟著急眾人到軍營的目的,則是為了怎麼繼續走下去?
前途渺茫,自身實力弱小!
這就是目前的濟州島,這座曾經作為古耽羅國的海外孤島地勢並不差,雖然這裡天氣並不好。
經常陰雨綿綿,島上又多是火山岩,即使有一兩片的平地也都在諸多山岩之間,這些可以種植的土地屈指可數,所以在島上的人只能向外購買糧食。
這不是長久之道,畢竟,如果哪天大明知道了海外的這麼一股叛賊,再聯合朝鮮和日本把海路封鎖掉。
那麼濟州島光是餓都能餓死,還拿什麼和大明鬥?和女真人鬥?
即使方凱相信這個時代大明的掌權者並不能這麼睿智,不過與其將運氣壓在對方的愚蠢上,方凱寧願多花點力氣,讓自己不需要那麼依靠大明,或者說是,只有一個大明對自己進行海禁也可以,但至少朝鮮和倭國不能這樣。
所以,這就需要獲得一塊殖民地,或者說,狂妄一點的想法,將這兩個國家納為屬國。
第二個方法目前來說不可能,方凱麾下的兵力滿打滿算只有一萬人,其中真正能用的也就五千出頭,甚至這部分還沒裝備好新造的滑膛槍,所以要說能用,那也是相比較剩下的五千民兵來說。
並且,這些人都還沒見過血,方凱可不想自己計程車卒上了戰場,沒死在訓練上,最後死在了暈血上,那實在是滑天下之大稽。
好在,濟州島也不是完全沒有可取之處,至少這裡靠海,可以製鹽,再加上方凱從21世紀帶來的蒸餾製鹽法,將普通粗鹽加工成上好的精鹽輕而易舉,這是個好生意。
所以短短几個月,給濟州島帶來的收益已經足夠建造很多銀庫,僅僅是庫存就有些七八萬兩,花去的銀兩更是多達十幾萬兩,而這要在大明幾乎是個難以想象數字。
大明並不是沒錢,只是它太大了,一個龐然大物一年的稅收區區上千萬兩,自然不夠,而濟州島卻很小。
大明並不同於日後的滿清,滿清的銀兩動則千萬,因為這些銀兩都是印在銀票上的,滿清的銀號可以在只有庫存十萬兩白銀就印製上千萬兩的銀票,但大明不同,這裡一分錢一分貨,雖然有些銀號會有不法,但他們至少能對的上賬。
該是多少銀子就多少銀子,白花花的雪花銀,絕對不是刻意誇大!
除此之外,大明朝廷每年的銀子那麼稀少的原因還在於,大明的稅收從太祖時就不再往朝廷送,各地收上來的稅銀原地截留用來使用。
再加上太祖頒佈了聖旨,祖宗之法不可變!餘下的皇帝個個都乖巧的一塌糊塗,所以大明的財政這才一年不如一年,碰到了什麼動亂,那就更束手無策了。
方凱不是誇獎大明的財政,他也不是貶低,大明能夠維持三百年自有它的可取之處,至於最後的財政崩潰,那也是因為一幫庸臣誤國而已,再加上崇禎爺的自以為是。
濟州島的財政體系目前還沒有建立起來,因為人口稀少,想收稅也沒地方收,而且,收稅也要看收哪種稅,人頭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