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老夫人尤自驚魂未定,倒是她身後的兒媳李氏趕忙走了上來:“老夫人,您沒事吧?”
原來方才出手制止住柳老夫人的正是平西王妃姜氏,王妃見阻止住了柳老夫人便立馬放開了手。柳夫人李氏這才慌忙趕上前來,一面從王妃手中接過柳老夫人,一面暗暗拉她袖子,示意老夫人蹲下行禮。
直到此刻,柳老夫人總算回過了神來,連忙跟著兒媳一起行禮。
對於柳家兩位,王妃顯然沒有像對榮老夫人那般客氣,姜氏只是站在原地含笑受完了禮,這才虛託一把將柳老夫人扶起:“我也是瞧見這裡很是熱鬧,這才過來看看。倒是柳老夫人,可是有何不滿麼?”
聽到王妃如此問話,柳家的人哪裡敢把實情說出來,婆媳二人皆麵皮紫漲,支支吾吾的說不出話來。其實姜氏早已站在不遠處,將剛剛發生的事情看了個七七八八,如今卻也不挑破,隨便給柳家人找了個臺階下了。
卻說柳家人因為王妃的到來而不好再繼續下去,只得賠笑著敷衍了幾句便連忙走了。榮老夫人和韓氏見此狀況亦只能向王妃告罪幾句便散去了。
一夥人都回到席位上坐下了,徒留王妃還站在原地,看著銀笙遠去的背影沉默不語。
一旁的隨侍丫鬟染秋瞧著自家王妃的樣子試探性地開口:“這柳家好歹也是個名門,雖然現如今已經沒落了,但怎麼能出了這樣沒體面的婆媳?”
姜氏瞧了兩眼銀笙倒也沒有說什麼,轉身帶著染秋又朝其他地方去了,邊走邊說道:“柳家那位老太太在京中是出了名的難纏,一般誰家沒事都不願輕易去招惹她,今天倒是難得,也讓她能遇著一個剋星。”
提起銀笙,染秋不禁又想起了方才那精彩一幕:“說起來,那位榮大小姐好生厲害,一張巧嘴生生讓柳老夫人此等胡攪蠻纏的人都愣是說不出話來。這倒是和以前坊間的傳聞不太一樣啊。”
思及銀笙,姜氏的目光變得有些悠遠起來,腳下的步子也慢了許多。這丫頭她曾在其他宴會上見過幾次,那時卻遠不覺得銀笙有何過人之處,今日再一次相見倒讓自己另眼相看了許多。
作為平西王妃,姜氏這些年沒少見那些貴族小姐,按理來說只需一眼自己便能將她們看得七七八八。而今日,乍一眼見到銀笙,她分明感到眼前的這個丫頭與往日裡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那種從內而外透出的氣度明顯不一樣了。若不是銀笙的相貌依舊,她真的要以為是換了個人了。
也正是因為如此,所以姜氏方才才多看了銀笙幾眼。不過這些也只是她主觀的判斷,也有可能是自己並未與銀笙有過接觸,所以不瞭解她罷了。
這麼想著,姜氏又覺得豁然了許多,腳下的步子又快了起來:“所以說,這坊間傳言也不盡然。以前總是說百聞不如一見,今日足可見眼睛也是會騙人的。這榮家丫頭以前我也是見過的,那時只遠遠地在席間看過她的相貌,當時也並未覺得她有何特別之處。今日才發現原來這丫頭與一般嬌滴滴的世家貴女倒是大不相同,伶牙俐齒的,又吃不得半點虧,我遠遠瞧著她的眼睛裡隱隱還有著一份硬氣,倒是很合我的脾氣。”
染秋在一旁一直聽著,直到聽到了這裡終於是忍不住笑了起來:“可不是麼,這麼說起來這個榮大小姐倒是與王妃還在府中做小姐的時候很像呢,難怪王妃與她投緣。”染秋這話說得大膽,同時也是知道自家主子是真的喜歡銀笙。果然,姜氏聽了這話也不介意,只是笑笑罷了。
也不怪染秋敢這麼說,實也是染秋身份特殊。
平西王妃出身將門,從小便與家中兄長一同習武,自是比一般人家的小姐多了幾分英武之氣,也正是因為這一點導致她與京中其他小姐格格不入,未曾有一群閨中密友,她的童年一直是由一大堆的刀槍和一個貼身丫頭陪伴的,而這個貼身丫頭便是染秋。
本書由瀟湘書院首發,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