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對許攸不吝誇讚之詞,也令許攸感動不已。
接下來,曹操下令于禁從徐州出兵,李典從泰山出兵,進攻青州。
于禁接到曹操軍令後,立即調集六萬兵馬,從琅琊郡東武要塞出兵,快速攻佔了平昌,壯武,昌安等縣,直逼軍事重鎮高密縣城。
文丑得知于禁來犯,立即點起五萬大軍前往迎戰。兩軍在高密境內相遇,混戰一場,不分勝敗,各自收兵。
于禁與諸將商議破敵之策,部將車胄獻計道:文丑乃河北名將,勇而有謀,若正面對戰,難以擊退。不如暗中分兵一部,先襲取高密縣城,斷了文丑後路,逼文丑退兵。”
于禁覺得可以一試,便派車胄領馬步兵共一萬人馬暗中繞道去取高密城。
但于禁的這一行動沒能瞞過文丑的斥候,文丑得到斥候稟報之後,親領五千輕騎前往攔截,車胄雖然人多,但不敵文丑勇猛,被文丑打成重傷,只好退兵回營。
朱靈又向于禁獻計道:“周圍各縣空虛,不如分兵進攻周邊各縣。只要拿下週邊各縣,文丑必然分兵來救。待文丑分兵之後,將軍便尋機攻破高密,然後直取北海郡治劇縣。”
于禁便命朱靈率軍一萬人馬,先取膠東和即墨,由於守軍較少,皆被朱靈輕易攻破。文丑與于禁對恃不能取勝,周圍各縣又被朱靈悉數攻破,只好讓部將王寬分兵二萬去救。于禁乘機與文丑發動決戰,文丑兵少戰敗,只好放棄高密退到北海郡治劇縣。依託劇縣高大的城牆抵擋于禁的進攻。
于禁召回朱靈,進兵劇縣,文丑也召回張寬,於劇縣堅守,並向還在冀州“盡孝”未歸的袁譚發出急報。
泰山郡的李典,在接到曹操的指示和曹純帶來的二萬軍隊之後,立即從萊蕪縣出兵五萬攻入青州,在廣縣與蔣奇大戰一場,蔣奇因兵力不足寡不敵眾,只好率殘兵兵退回臨淄死守待援。
文丑聽說蔣奇敗退到臨淄,便與部將王寬,胡進等人議事。王寬道:“曹軍兩路人馬進攻是早有預謀的,先是于禁攻入青州東部地區,引我們大軍來戰于禁。然後李典才從泰山郡直取臨淄。如果臨淄被攻下,我們就被堵在了北海郡而與冀州失去了聯絡,這必是曹操的毒計啊。為今之計,只有放棄劇縣而退守臨淄了。”
胡進則道:“若退回臨淄,則北海和東萊二地皆屬曹軍矣。北誨及東萊二郡,地域和人口都佔了青州一半還多,而且也是青州的主要糧食產地,若就這樣放棄,實在是太可惜!不如先與于禁決戰,打敗於禁,再回救臨淄。”
王寬則爭辯道:“于禁深通兵略,軍力又多於我軍,又豈是可以輕易打敗?為將者,當審時度勢,不應計較於一城一地的得失。”
文丑知道王寬素有謀略,乃問王寬道:“若依王將軍,該如何安排?”
王寬道:“留一萬人在劇縣虛張聲勢守城,大軍秘密回師臨淄,突襲李典。待破了李典,劇縣守軍趕緊棄城住臨淄逃跑。于禁必引軍追來,將軍再匯同臨淄守軍於路設伏擊敗於禁,若能如此,則青州可安。”
文丑聞言大喜,盛讚王寬之才後,留王寬一萬五千人守劇縣,親率三萬大軍於夜間悄悄出城趕往臨淄。而王寬則動員了幾千民夫,穿甲冑上城,迷惑城外的于禁。
喜歡三國之再續雄漢請大家收藏:()三國之再續雄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