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道:“只要掐準時間,在決戰前夕趕到戰場,歙縣和宛城的防守就不必擔心。”
眾人一聽,盡皆信服。各自下去準備。
待眾將退出之後,諸葛亮又揮退左右,只留下自己的行軍書記馬謖,小聲地對馬謖說道:“幼常,我們在備戰的同時,也要暗中準備好撤退的方案了。”
未戰而先準備撤退?馬謖心中一驚,知道此事幹系重大,不可讓太多人知道,否則軍心必亂!
所以,馬謖趕緊小聲問道:“先生,您所說的撤退方案是指撤往九江嗎?”
諸葛亮搖了搖頭,也低聲說道:“不,是指廬江,如果戰事不利,我們連九江和丹陽都將難以保全,只能大規模收縮兵力,退往九江。”
“先生,你需要我如何做?”馬謖問道。
諸葛亮道:“你做好準備,只要前方一開打,你立即安排人員將丹陽各縣和九江各縣的所有物資強行轉運到廬江,能遷走的百姓人口,也強行遷走。儘量不要把物資留給孫權,即使戰敗,我們也要給孫權留下一個千瘡百孔的兩郡,削弱他的戰爭潛力和發展速度!”
夠狠!
不過,這個度很難把握。馬謖不敢擅自做主。擔心做得不夠狠,達不到預期的效果,做過頭了,自己可能要背黑鍋!。
想了一下,馬謖覺得還是應該問明白一些。
於是,馬謖又問道:“先生,關於削弱孫權戰爭潛力方面,關係到主公的仁義名聲,我們可以做到什麼程度?請先生指示。”
孔明將扇子放到桌案上,語氣堅定地說道:“能帶走的都帶走,不能帶走的都燒了,包括房子;百姓阻撓強遷者,也殺了!”
馬謖大驚道:“如此行事,是否有失仁義?”
諸葛亮壓低聲音,對馬謖道:“古語云:“慈不掌兵,義不理財”,戰場之上,哪有那麼多仁義?仁義只是為了凝聚人心而披上的一件外衣而己。當核心利益受到挑戰時,這件仁義的外衣隨時都可以脫下的。
幼常,你要記住,謀士本就是以天地為棋盤,天下萬物皆為棋子。
你仔細看看當今世上的那幾位頂尖謀士,又有哪位謀士不是毒士?不害死上百萬條人命,又怎麼能成為威震諸侯,名傳天下的謀士。
幼常,我視你為弟子,才對你說這些,切記切記,不足為外人道也。”
馬謖睜大了雙眼,眼中充滿了震驚。
諸葛亮的一番話,完全顛覆了馬謖對諸葛亮的認識,也顛覆了馬謖對謀士這種職業角色的認識。
但馬謖也很清楚的知道,諸葛亮說的,才是真正的謀士之道。
而且,馬謖知道,直到今天,諸葛亮才開始傳授自己真正的謀士之道!
愣了半晌,馬謖撲通一聲跪在地上,恭恭敬敬地給諸葛亮磕了三個響頭道:“師父在上,請收弟子馬謖一拜。”
……
喜歡三國之再續雄漢請大家收藏:()三國之再續雄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