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做法,也正是賈詡“謀人先謀己”的自保之道。
……
王嵩在雒城休整了一天,於第二天進入成都。
看著王景讓人帶上來的一大堆各士族謀反的“證據”,王嵩笑得很開心,有這些“證據”在,王嵩足以將益州的那些較大計程車族豪強都連根拔起。
從此以後,益州就會變成鐵板一塊,士族豪強再也翻不起半點浪花。
土地和各種資源回到百姓手中,百姓對王嵩的擁護程度就會再創新高。不過,凡事適可而止,殺人並非王嵩的目的。
王嵩隨手翻看了一下,對王景道:“關於追查士族參與謀反之事,太多的血雨腥風也不太好,要區別對待:對於情節嚴重的,可以抄家滅族,尤其是派家丁族兵參於叛亂計程車族,一個都不能留!但是,對於一些情節不太嚴重計程車族,可以允許他們用土地贖罪。”
王景又問道:“關於降將孟達和楊懷,他們的家族如何處理?”
王嵩輕輕說道:“這兩人,待平叛完成之後會調往涼州。他們的族人,你暫時緩一緩,待平叛之後,按律辦理即可。”
王景心領神會道:“下官知道如何做了,請唐王放心,此事我一定會把它辦好。”
正在攻打江州的龐統,聽說王嵩十萬大軍入蜀,以及孟達、楊懷投降的訊息後,甚為震驚。
尤其是聽說王嵩沒有殺孟達、楊懷,反而讓二人依舊領軍參與平叛時,龐統知道奪取益州的戰略目標恐怕難以實現了。
龐統把自己一個人關在房子裡一整天,到黃昏時,才叫來劉循,對劉循道:“大勢己去,當思退路矣。”
劉循很不甘心道:“我們還有六萬大軍,就完全沒有機會嗎?”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龐統道:“有,但要看你夠不夠果決!”
劉循道:“軍師此話怎講?“
龐統道:“馬上殺掉吳蘭、張裔和扶禁三人,把他們的所有兵權,全都奪過來,換上你的絕對親信去統兵,將這支軍隊真正握在你自己手中。”
劉循大驚道:“何須如此?”
龐統道:“王嵩沒有殺孟達和楊懷,就是給這些叛亂的太守留下了一條可以回頭的活路,使他們不願死戰,一旦戰事不利便可向王嵩投降了事。這才是王嵩真正厲害的地方,不戰而屈人之兵啊。”
劉循沒有表態,而是限入了沉思。
劉循的知商並不低,隱隱約約地感覺自己可能是被龐統給帶到陰溝裡了。
如果自己真的將支援自己的太守都殺了,自己又何以服人?即使完全掌握了這支軍隊又能如何?自己掌握不了地方,得不到來自地方基層的支援,這幾萬軍隊又能蹦躂多久?
劉循已經意識到,這是龐統為自己挖的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