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轟然應喏,各自前去準備。
當天夜間,臧霸和馬超領三萬精銳,人含牧,馬束口,悄悄離開了桑乾河邊的大營。這三萬軍隊中,包含了五千裝備了板甲的重騎兵和許褚率領的保護徐庶的二千親衛隊,除了這七千人之外,其它都是半身鋼甲的狼騎兵。一同出征的將領,也是陣容相當豪華,除了臧霸馬超之外,還有許褚,宋憲,楊秋,成宜,關靖,張百騎。
裝備及物資方面:連弩,燃燒瓶,壓縮乾糧,健馬等等,也全都優先滿足這支偏師的需要。
這是一支武裝到牙齒的軍隊,按照戲志才的規劃,這三萬人要具有正面擊敗十萬鮮卑軍的能力,要真正做到“一漢當五胡“!
而韓浩,則在第二天的夜晚,悄悄地往大營中送了二萬多治安隊員及成年男子,偽裝成正規軍。
從這一天開始,高順令大軍每天向北前進十五里,然後紮營練兵,張飛,華雄等人,每天親自帶兵操練,不讓烏桓斥候看出一點異常。
西部鮮卑的拓跋氏部落,從涼州進入朔方和雲中之後,雖然擁有了廣褒的草原,但發展得也並不順利。
剛進入朔方和雲中時有三十多萬人,加上近十萬匈奴投奔,總人口達四十萬人,但定襄郡和上郡太守,一直在執行著王嵩的“平胡五策“,使得大量的女人流失或被人販子賣走。
八年下來,拓跋氏的人口並沒有大的增長。拓跋健也曾想過入侵上郡或定襄郡劫掠些女人回來幫鮮卑人生崽,但匈奴和中部鮮卑的滅亡,讓拓跋健非常擔心王嵩的報復,一直不敢對漢境有絲毫的冒犯。
烏桓人的使者帶來的訊息,讓拓跋健意識到王嵩終究還是容不下鮮卑人在蒙古草原上的發展,在經過幾天的思考之後,拓跋健決定答應與烏桓人聯盟與王嵩的漢軍一戰。
畢竟高順只帶了六萬人來,而自己和烏桓人可調的控弦之兵,加在一起總數達二十萬人之多,沒有理由二十萬人打不過六萬人啊!
於是,拓跋健集結起近八萬人,浩浩蕩蕩向五原而去,意欲與烏桓人合兵一處,再與高順決戰。
大軍走了一天,來到一個小湖邊,斥候來報前面有支漢軍當道列陣,人數約在三萬人左右。
拓跋健聽得一楞,對方才三萬人,就敢當道列陣?連忙走到高地去檢視。但見前面的原野上,漢軍呈品字形立下三個方陣,很是嚴謹。
拓跋健心中不屑,也甚是惱怒,三萬人面對八萬人,不列成利於防守的圓陣,卻列了進攻用的品字陣,未免太狂枉了!簡直就是挑釁!嬸是)可忍,叔孰)不可忍!
拓跋健令親兵吹響號角,將八萬大軍全部列成一個巨大的方陣,他就是要用這巨大的方陣,將這三萬漢軍淹滅。
喜歡三國之再續雄漢請大家收藏:()三國之再續雄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