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術損失數萬人馬,退守準南。
呂布獲勝後和背叛袁術來投的韓諮、楊銳回軍徐州,設宴慶功並保舉韓諮為琅琊太守,楊銳為沂都太守。
被呂布戰敗的袁術回到壽春後,感到很是沮喪。
在發完了一道“雷霆之怒”後,袁術問丹墀下的群臣道:
“天下諸侯,竟然全都跟朕做對,各位愛卿有何對策?”
楊弘出列道:“陛下,其實,還有一個諸侯沒有跟我們做對。”
“哦,是誰?”袁術一聽,立即身子前傾,張口問道。
楊弘道:“回陛下,是冠軍侯王嵩王高山。”
聽說是王嵩,袁術有些失望地說道:“王嵩接到朕的召書,並沒有回覆,也沒有送來賀禮啊。”
楊弘道:“話雖如此,但王嵩也沒有表示反對啊,天下諸侯,都響應曹阿瞞的繳文,唯有王嵩沉默不語啊。”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楊弘頓了一下又說道:“在此天下諸侯都出聲反對之時,沉默就表示不反對,不反對就表示贊成,贊成就表示可以成為奧援,可以為奧援就表示……呃,表示……,表示願意相助,但也許在等我們開出條件!”
“好,太好了!”
袁術被這一段缺乏嚴謹邏輯的假設推理給繞進去了,想到天下還有這麼一個強援,立即精神大振,大聲叫好。
想了一下,袁術又道:“要說這王高山嘛,當年會盟討董之時,就有意想讓朕做盟主,後來袁紹假裝昏迷之時,也是王高山說了一句讓朕負責主持會盟之事,袁紹才醒過來的。
再後來與曹操在潁川大戰時,王高山更是將所獲領土,全都交給了朕。
如此看來,王高山也算是擁護朕的了吧,只是為何這次只是保持沉默,沒有出兵相助呢?”
楊弘道:“依微臣看,王嵩可能是有點生氣啊,王嵩被五路討伐之時,我們都沒有給他任何幫助啊。”
袁術“恍然大悟”道:“確實如此!原來問題是在這裡。那楊愛卿覺得,該如何消除這個誤會呢?”
楊弘道:“消除誤會不難,但在這個時候,要王高山主動支援陛下,恐怕很難,畢竟他也會擔心被群起而攻之啊。”
袁術臉色一滯,有些失望地嘆了口氣道:“既然如此,那又何用?”
楊弘道:“陛下,其實也是有用的,王高山是聰明人,他不希望曹操強大啊,他可以用別的名義出兵討伐曹操啊。只要王嵩幫我們拖著曹操,我們的壓力就小了很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