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王嵩讓人在城下喊話,聲稱:“漢羌本是兄弟,驃騎將軍本想放過城中羌人,但又恐羌人首領回去後繼續做亂。所以,城中羌人必須盡誅部落首領及其親信,才能得到活命的機會。”
當夜,華亭城中大亂,第二天一早,城中羌人將各部落首領及其親信全部斬殺,送到王嵩營中。
王嵩讓人一一查明,凡參與動手斬殺部落首領及親信者,送予一袋糧食,讓其返回部落。
剩下二萬多沒有參與動手者,全部解除武裝,押送到長安,再送往各礦山挖礦,成為雍州的免費勞力。
羌人這一路入侵,至此已被徹底瓦解,而參赫隸等人的歸去,也為王嵩今後征伐西涼埋下了伏筆。
雖然對羌戰爭取得了勝利,但王嵩並不滿足於此。
自東漢以來,漢羌之間爭戰了數百年,各朝名將也多次將羌人征服,但往往征服之後,過不了幾年,羌人又再次造反,一直如此往復迴圈。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王嵩召集謀士們一起討論平羌之策。
沮授道:“羌人造反的原因有兩個:其一是漢族官員對羌族過度的剝削和欺壓,甚至把羌族人當奴隸來對待,使得羌族不得不進行反抗。
其二是農耕民族和遊牧民族為爭奪土地資源而不得不為各族利益而戰。因此,主公讓羌人畏威懷德的策略,也只能有短期的效果。長期的對策,還應當是民族的同化,鼓勵羌人加入漢族,即:改漢姓,著漢服,學漢字,習漢俗,從農耕者皆為漢人。待條件允許,再將漢化的羌人分散遷入內地,數十年之後,羌人之禍自然消解。
王嵩深以為然,讓沮授寫成條文,名曰“平羌策“,待戰後在雍州推行。
羌人入侵之患已解,接下來就是要解決韓遂、馬騰這路進攻的了。
此時的安定郡,面對韓遂馬騰的進攻,張遼正陷於苦戰之中。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當張遼和賈詡許褚等人尚未率軍趕到安定郡時,韓遂馬騰十萬大軍已經從廣魏郡進入安定郡。肅關守將高覽手中只有五千兵力,只好放棄肅關,一路節節抵抗,退往涇陽,與涇陽守將秦廣共守涇陽。
韓遂馬騰以馬超為先鋒,領二萬大軍進攻涇陽。
馬超猛攻涇陽,涇陽守將秦廣戰死,高覽不敵馬超,再次敗退到臨涇,與率三萬大軍趕來的張遼合軍一起,共三萬六千人據守臨涇。
得知張遼領三萬大軍來援臨涇,馬超的副將閻行提議道:“敵軍兵力已接近四萬人,我軍只有兩萬人,可在涇陽休整,待主力到來,再進攻臨涇。“
馬超年少氣盛,不以為然道:“我西涼軍戰力,非張遼軍可比,而且我們全是騎兵,有快速移動的優勢。不必擔心。”
閻行無奈,只好尊令。
張遼問計於賈詡,賈詡對張遼道:“馬超乃伏波將軍馬援之後,馬騰長子,少年成名,健勇善戰,有萬戶不當之勇,被羌人稱之為“神威天將軍“,是繼董卓之後的涼州第一好漢。
此次馬超恃勇而來,甚是傲慢,將軍不妨以詐敗助長其傲氣,將其誘入埋伏圈中,然後重創甚至全殲這支人馬,給韓遂馬騰一個教訓。”
張遼道:“何人可去詐敗誘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