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三國之再續雄漢> 第130章 先以力威服,再驅虎入籠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30章 先以力威服,再驅虎入籠 (1 / 3)

王嵩傳信給荀攸和高順之後,又給戲志才和趙雲寫了一封信,讓河內軍團與洛陽軍田一起研究一個月後的突襲和反攻計劃。

安排完了之後,王嵩心情大好,對郭嘉道:

“東部戰事已經無憂矣,交給志才和公達即可。如今只要打敗西部的韓遂馬騰,此戰即可立於不敗之地矣。”

郭嘉道:“西部的兩路入侵,其實是互相關聯的。擊敗羌胡聯盟一路,則韓遂馬騰一路必然也會退兵,反之,擊敗韓遂馬騰一路,羌胡一路也必然驚懼而退。

敢問主公,此戰之後,西部方面,主公想要一個什麼樣的效果?“

王嵩答道:“滅韓馬恐怕暫時不太可能,那麼我想要的結果是:同時打敗韓馬和羌盟,收復廣魏郡和天水郡,然後征服廣魏和天水兩郡的羌胡,使之為我所用。“

郭嘉道:“既然如此,主公可助徐晃先敗羌胡,羌胡若敗,主公便可乘機進軍天水,逼韓馬回軍決戰。

若能戰而勝之,則西部戰事無憂。待韓馬退回隴西或金城,再討伐羌胡,服之以威,結之以恩,必為主公所用。”

王嵩道:“奉孝之言,正合我意!”

於是,王嵩留下一萬大軍給荀彧,親領二萬騎兵,前往扶風郡相助徐晃。

羌族是中國古代西北地區的一個古老民族。秦漢時已進入奴隸社會。分佈在湟水流域及甘南、川西和青藏高原地區,以遊牧為主,也從事農業。羌族歷來氏族不固定,常以父名母姓為氏族號,因此,羌族種姓及部落繁多,部族之間互相劫掠,以力為雄。

自西漢時代霍去病降伏河西匈奴之後,生活在這個地方的羌人也一併投附了漢朝,在西漢末年的內亂時代,羌人勢力也乘機在河西坐大,終於發展成為一支強大的力量,至東漢時期,羌族已是一個有一百五十餘個部落、一百多萬人口的大種族。

自光武帝開始,東漢便陷入了與羌族曠日持久的戰爭泥潭中。

光武時代,漢伏波將軍馬援平定羌族,河西初定,然而好景不長,20多年後,參狼羌反叛,殺漢朝護羌都尉,中郎將竇固再次將其降伏。從此之後,這種情況也成了漢朝與羌族關係的固定劇本:反叛鎮壓再反叛再鎮壓

在這場漫長的戰爭裡,一代又一代的東漢名將前仆後繼,血戰河西走廊,與羌人或勝或敗,卻是按下葫蘆起來瓢,這邊平定了,那邊又造反,始終無法將其完全平服,漫長的河西地區烽火連天,漢人百姓慘遭殺戮,流離失所,羌人當然也付出了更巨大的代價,諸多叛亂部族被漢朝擊滅,然而造反的苗頭卻如地裡的韭菜一樣,剛剛割了一茬,卻接著一輪又一輪的瘋長。

平羌戰爭,成為歷代東漢君臣心頭非常沉重的包袱。

在王嵩的雍州和韓遂馬騰的涼州,都有著非常強大的羌族勢力,其中安定郡北地郡的羌人被稱為東羌,廣魏郡,天水郡,隴西郡的羌人被稱為西羌。

這次被韓遂馬騰策反,進攻扶風郡的正是西羌的先零羌,燒當羌,兩當羌等幾十個部落。

徐晃統領三萬人馬,來到扶風郡時,羌族聯軍八萬人已經接連攻佔了華亭,隴縣,所過之處,劫掠殺人,無惡不做。

徐晃進兵隴縣,與羌族大戰,寡不敵眾不能取勝。

沮授對徐晃道:“敵眾我寡,我們不能跟敵人拼消耗。羌人不善攻城,我們可以將敵軍引到堅城,憑堅城固守,消耗敵軍的戰力和糧草。”

徐晃聽其言,且戰且走,退回雍縣縣城。羌人不善攻城,與徐晃在雍縣相持十餘天,不得寸進。

王嵩處理完東部戰場的部署後,帶兩萬人趕到雍縣,與徐晃合兵一處,兵力對比變成五萬比八萬。

羌兵勇悍,且人數佔優,但王嵩的軍隊訓練有素,裝備精良,所以,從整體.來說,王嵩的這五萬人馬,實力已經不弱於羌人盟軍的八萬多人。

……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