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很多無法生存的百姓來說,幷州就是生存下去的希望!歷盡千辛萬苦,千難萬險,只要有一隻腳踏上了幷州的土地,就再也不用擔心餓死凍死。
百姓見了別的軍隊,避之唯恐不及,但只要見到幷州軍,就會主動打招呼,或拿出自己做好的食物送給幷州軍戰士,姑娘們都心向戰士,以嫁給幷州軍戰士為榮。
董卓聽說財物和百姓被王嵩截了胡,損失過半,氣得哇哇大叫,忙令郭泛等人領兵去追,可是等郭泛等人趕到弘農時,已經是二天之後了,王嵩他們早就走遠了。
於是郭泛等人再次洗劫了河東郡和弘農等地,俘獲百姓30多萬人,全部強制遷入長安。董卓總算挽回了一些人口和財產損失。
縱然如此,其財富之多,亦足夠30萬大軍五年之用。
想想原本歷史上,董卓養了40萬軍隊,在關中鬧騰了那麼多年,還建了座城名叫媚塢——史書記載:役民夫二十五萬人築之,其城郭高下厚薄一如長安,內蓋宮室,倉庫屯積二十年糧食;選民間年輕美女八百人實其中,金玉、彩帛、珍珠堆積不知其數;家屬都住在內。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而今一半的財富歸了王嵩,用來收容百萬流民都足足有餘了。
穿越者王嵩,利用“後知後覺”的所謂“事後諸葛亮”本事,抓著了兩次脫貧致富的重大機會,使幷州走上了快速發展的道路。這兩次機會分別是:
其一,是平定黃巾之亂,繳獲了大量財富。
第二次是打劫董卓,又獲得了大量財富。
透過抓著這兩次機會,使得王嵩財政一直很充盈,對幷州地區的民生和軍事發展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
……
再說袁紹帶領的盟軍,在虎牢關下呆了十幾天之後,才知道董卓遷都的事,曹操試探性進攻了一下,虎牢關守將就主動獻關投降了……
當盟軍趕到洛陽城下的時候,大火依舊沒有熄滅,袁紹只好命大軍駐紮在城外,派出孫堅為先鋒,前往洛陽救火。
董卓跑了,洛陽燒了,袁紹身為盟主,居功甚偉,名利雙收,洛陽城雖然被大火燒成廢墟,但自己做為關東盟主,已經是名利雙收的第一人了。
接下來的袁家的計劃,不是追擊董卓,而是爭霸天下。
袁家想爭霸天下,自然希望這天下越亂越好,天下大亂,朝廷才不能約束自己,天下大亂,才有爭霸天下的機會。
因此,此時追擊董卓已經不符合袁家當前的利益。
就當前的情況來說,活著的董卓比死了的董卓對袁家更有利。
但是曹操不一樣,此時的曹操沒有任何官職在身,對朝廷來說,曹操只是一個在逃的通緝犯!幹掉董卓才符合曹操的利益啊!
這就是為什麼袁紹不肯追去董卓,而曹操卻明知不敵,也要拼死去追的原因。
大家別被三國演義的“忠義”外衣給騙了,袁紹和曹操,都是從個人名利出發,做出了最有利於自己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