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三國之再續雄漢> 第13章 ?選將得高順,取字為快遞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3章 ?選將得高順,取字為快遞 (1 / 3)

洛陽朝堂為了王嵩的事情爭執不休,多方角力暗流洶湧。而千里之外的王嵩並不清楚自己已經成了洛陽朝野輿論的中心。

此時的王嵩,正在自家馬場裡忙得幾乎腳不沾地。戰後的事情千頭萬緒,事事都得王嵩親自規劃和決策。典韋、關羽、張飛等人都是天生的戰士,在戰場上勇猛絕倫,但說到籌謀策劃等文官幕僚的事情,除了關羽稍有天賦之外,典韋和張飛都是“七竅通了六竅,一竅不通”的貨。

將肥皂製造和銷售之事交給王驕之後,軍隊的整編工作也基本完成了。

王嵩手下原有軍兵4465人,又從解救出來的漢人奴隸中抽調了400人,共5000人。

這些人都是在戰場見過血殺過人的老兵了,王嵩想要將這些人好好訓練一下,作為以後在亂世中生存的根本。具體安排如下:

輕騎兵3000人,關羽為軍候;

重騎兵500人,張飛為軍候;

斥候營700人,晏明為軍候;

親衛營800人,典韋為軍候。

至於重騎兵,現在還只是個名不附實的編制而已,現在還沒有適合的裝備。王嵩只好讓重騎兵的騎士先將就著用繳獲鮮卑人的鐵甲,而戰馬的馬甲則先用皮甲代替,先組建起來訓練,待以後有條件了再慢慢更換王嵩想要的那種“人馬俱裝”式裝備。

另外,組建重騎兵的前提是馬鞍馬蹬和馬蹄鐵。王嵩原以為馬鞍、馬蹬和馬蹄鐵可以做為穿越者的福利之一,到了漢朝,才發現除了馬蹄鐵之外,馬鞍和馬蹬早就在推廣使用了。

其實在西漢時期,就有了馬鞍和馬蹬,並在匈奴中廣泛使用,後來北匈奴西遷時,還將馬鞍和馬蹬傳入了歐洲。而馬蹄鐵則直到隋朝才會出現。王嵩把它現在做出來,具有一定的先進性,但這些都是沒有任何技術含量的東西,也沒保密性可言。因為一場戰爭下來,大家就都會知道是怎麼回事了。

為了穩妥起見,王嵩還是首先只給重騎兵的戰馬裝上馬蹄鐵,其它的再慢慢推廣。

接下來就是情報組織的事情。

王嵩來自資訊時代,比這個時代的任何人都更能明白情報資訊的重要性。要在亂世中生存,情報的準確性和及時性是至關重要的。

王嵩手下現在並沒有適合做特務頭子的人選,考慮了很久,王嵩決定先讓王德嘗試著擔任特務頭子的工作。原因其實很簡單,因為王德有走南闖北的經歷而且識字。

於是,王嵩找來王德,對王德道:

“德兄,我們還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要做,這件事,關乎到我們以後的命運甚至是生死存亡,也潛伏著巨大的風險,隨時都可能會有性命之憂。不知德兄是否願意去做?”

說完,王嵩認真地看著王德的反應,想透過王德的反應,判斷其忠誠度如何。情報組織,忠誠第一啊。

王德一聽,連忙跪在地上道:“公子說哪裡話?公子但有所命,就是馬上讓我去死,我也絕不皺眉!”

王嵩點了點頭,很滿意王德的反應。王德雖然武力不是很冒尖,但能在王嵩手下堅持十餘合,也已經算是三流高手了。且其為人忠誠,江湖閱歷豐富,擔任情報工作應該也是可以勝任的。

王嵩扶起王德,對王德道:“德兄曾在軍中任職,又多年行走江湖,應該知道情報的重要性,我想要德兄做的,就是由德兄牽頭,組建我們自己的情報網路。”

王德神情一肅,曾經在邊軍服役和行走江湖多年的他,自然知道這一工作的重要性,而且這項工作,是非特別信任之人所不可擔任的,王嵩能讓自己負責情報工作,足以體現王嵩對自己有多信任!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