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看下去,看到“錢生文書鋪”的答案:餃耳四十三隻,生薑三隻,苦餃兩只、鹽餃三隻、肉餃二十五隻、素菜餃五隻、酸菜餃五隻。又細列雜貨鋪掌櫃吃了:肉餃五隻、酸菜餃一隻、生薑兩只、素餃三隻……
杜鵑遞過一張紙,陳蘅對照,上頭寫的裝了多少種餡料的餃耳,與錢生文書鋪的掌櫃所寫一般無二。
陳蘅再將紙擱到另一隻盤子裡,繼續看到往後看,又有一個答案相近的,只是這位將苦餃寫成了黃蓮餃,還寫出了一種蜜糖餃,多了一種餡料,就意味出了偏差。
陳蘅又將這份放到一邊。
最後,她問道:“金記酒樓金掌櫃,你是如何猜出這些餃耳的餡料。”
他一定愛吃甜食,別人都沒寫蜜糖餃,他居然說有蜜糖餃。
“郡主賞四位女掌櫃吃餃耳,四盤餃子上桌,草民看到成衣鋪掌櫃一口咬下,滿臉痛楚似很意外,又看著其他三人,發現她們吃得很香,她吃的第一枚是黃蓮餃。”
陳蘅點頭,“那確是我令家中廚娘用黃蓮泡水,調變的苦餃。”
“草民看另三位女掌櫃神色淡然,吃得很是有味,那定是素菜餃耳。”
“豆腐鋪娘子吃得滿頭大汗,她吃到的是一隻生薑餃……”
金掌櫃侃侃而談。
陳蘅微微點頭。
他似得了鼓勵,繼續道:“之後,餞果鋪娘子吃到了蜜糖餃,她一咬下,發現是甜的,立時就樂了。”
她吃到甜的就樂了?
餞果鋪娘子當即大呼一聲:“金掌櫃,你胡說,根本就沒有蜜糖餃,而是肉餃,是用羊肉與魚肉調變的鮮肉餃,我只聽人說過,大戶人家的廚娘能將魚去刺,用羊羔肉與魚肉剁製成泥,製成鮮肉餃耳,乃是所有餃耳裡最美味的。”
她就是小鋪子的娘子,不會做,太麻煩,且也調不出這味,吃到傳說中美味的餃耳,她當然要樂,不僅樂,還想從盤子裡尋出這種鮮肉餃來,可盯了許久,一口咬下又是一枚酸菜餃。
成衣鋪女掌櫃道:“這些餃子裡頭有鮮肉餃、苦餃、酸菜餃、姜餃、素菜餃、鹹餃六種味道,確實無蜜糖餃。”
金掌櫃不信,看著另兩個女掌櫃。
“我們沒吃到蜜糖餃。”
沒有。
陳蘅道:“金掌櫃觀察細微,令人佩服,不知你可有心入仕?”
能做官,誰做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