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道:“太子妃要收回兵權,就算沒有郡主拒絕六十萬兩銀子供奉一事,她還是會尋別的理由。”
莫靜之貪慕權勢,神策軍的兵權握在她孃家兄長手裡,如今又縱容歐家人對付烈焰軍的陳葳夫婦,理由亦不過是藉口爾。
巧珠輕斥道:“那就是個心胸狹隘的婦人,如何比得永樂郡主。”
一夕之間,袁家的家主袁大山,三位在邊關的郎主也死了,袁德寶、袁來寶的女眷未能逃出來,唯有袁家寶的妻子原出生行武,兒女又略大,在忠心家將的護送下逃出昇天。而今袁氏在永樂邑有一處四進的宅子,分成東宅、西宅,東宅歸了袁家寶的妻兒,西宅則歸了王氏母子與兩個庶女、三位妾室。
雖然院落不多,但足夠他們安身。
永樂邑的宅子是莫家給置的,店鋪也是莫家給的,就連兩座山上的田莊、果林也是莫家所贈。
若不是莫家仁義,永樂郡主在生死存亡間,動用帝月盟的力量保他們一命,何來現下的安寧。
王氏出來時,正見袁家寶妻塗氏帶著兒子、女兒在那兒搬東西,也預備了一車的吃食。
塗氏福身喚了聲“母親”。
王氏道:“東珠這孩子遭了大罪,一道去瞧瞧罷。”
他們家在永樂邑,也只莫氏這門親。
王氏想讓袁四郎娶上貴女,還是莫氏保的媒,說動太原王氏動心。
以前,她是對袁東珠不好,可關鍵時候,袁東珠卻沒有舍棄他們。
莫家也是因為袁東珠才收留他們,給他們置了一份可以安身的家業。
袁東珠聽說繼母王氏帶著袁四郎來瞧自己,訝異了一回。
謝氏低聲道:“袁四郎的婚事訂了,說的是太原王氏的貴女,保媒人是婆母。”
袁東珠道:“我以為只有長嫂來了永樂邑。”
謝氏道:“通敵之罪,袁大司馬聽聞訊息,不信這是真的,在大殿上撞柱身亡。沒想這件事陛下根本不知情,是太子與太子妃令莫六郎栽贓嫁禍。莫府那邊,太上夫人已經發話,說他的子孫沒有莫南這一脈。”
莫二舅傷了父母家人的心,就連莫靜之也如此無情地算計陳葳,全然不顧親戚情分,忘了莫氏當年如何疼她、護她。
袁東珠道:“是妹妹念著你的情分,令帝月盟弟子護住了王氏母子與你的庶妹,讓他們平安來了永樂邑。你的長嫂帶著子侄逃命時,遇到了江湖弟子,聽說他們的遭遇,就送到了太平幫鏢行,讓太平幫鏢師護送入永樂邑。
他們是一路逃命出來的,哪有什麼錢財,母親說,你這些年往家裡送的錢財不少,就拿你的錢財給置了一份家業,分成兩份,你長嫂母子一份,你繼母與袁四郎一份,四進的宅子,中間起了一道圍牆,一分為二。”
這件事,袁東珠毫不知情,因著她出自袁家,莫氏與大伯兄保住她的孃家人,不讓袁氏斷了香火。
“永樂寫信告訴過我,讓我提醒父兄小心被人陷害算計,我覺得她疑心太重,父親忠心陛下,有陛下護著,定不會出事。沒想到還是出事了,待我知道的時候,已經晚了……”
莫氏在給他們的家書中,寥寥幾句帶過,只說讓她莫要憂心,說王氏、塗氏皆已平安。
王氏受了一番罪,一路逃亡,吃盡了苦頭,就怕朝廷的追兵一到,母子皆喪命。
瑯琊王氏嫡支大房覆滅的那天,她就受了一回驚嚇,這一次更是受嚇不輕。
患難見真情,陳家的庇護令她感動,在心裡發誓要拿袁東珠當親生女兒看。
王氏讓袁四郎盯著下人們搬吃食,自己帶著巧珠、妙珠姐妹進了瓊琚苑。
見到袁東珠,眼淚就滾了下來,“我們袁家這是怎了?大司馬忠心耿耿,卻受到這等橫禍,現在又是你們夫妻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