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四舅母最是個愛藏私的人,就算金陵那麼舍了銀錢,只怕這銀錢、細軟也值不少錢。
四房人的家底,太上夫人心裡可有數得很。
“就算家主給了三成家業,他們還不會知足,想要從中分一半;就算分了一半,他們還會說,莫氏能有今日,是因為他們的父親會賺錢,應該分得更多。
貪婪、自私,是五郎、七郎最似你們四叔母之處。我不是無情,而是不願看你們翁父被欺。他也是有子孫的人,總得替你們思量一二。”
幾個孫兒婦聽到此處,心下一暖,看著太上夫人的眼光逾發感動。
太上夫人柔聲道:“我知道你們兩孩子是好的,十孫婦雖是商賈之家,會是個有福氣的,你勸著十郎主,讓他莫急莫燥,想要入仕也會有機會的。”她微微一笑,“等著吧,你們倆的後福都大著呢。”
陳箏忙福身道:“孫婦承祖母吉言。”
太上夫人呵呵一笑。
陳箏的父親陳宜、兄長陳笙亦都在永樂邑,也虧得她當地下手得快,置了處三進宅子,又買了座荒山墾地,否則還真無法安頓。
陳宜一家剛入永樂邑不到十天,外頭就暴發了瘟疫,官衙下了通告,只許出不許進,就連邑中的百姓也都不出門了。
沈氏道:“祖母近來可是悶,若悶了,孫婦陪你去看戲。”
“陳家那邊,阿蘅要出閣,你們是做表嫂的,過去幫幫你們姑母,她一個人要帶孫兒,又要張羅嫁女,定忙不過來。將陳闖、陳鬧接來,正好與六公子作伴。”
六公子正是陳箏與十一郎生的兒子,現在有兩歲餘,最是可愛好動的時候。
莫九郎接任縣丞一職。
莫十一郎做了永樂邑城衛營長官。
九月初二,馮娥與王灼成親,婚禮很隆重,城中的先生、文人皆去道賀,因馮娥是商賈,商戶們亦都去了。
馮娥的嫁妝有九十抬,莫氏為王灼預備三十六抬聘禮,也算豐厚。
陳蘅因待嫁,這一日未去,留在自己的珠蕊閣繡嫁衣,說是繡,其實是一早就備好的,她不過是做做樣子。
九月初八時,慕容慬的九十抬聘禮從太平客棧裡浩浩蕩蕩地抬出來,在二環街兜了一圈進入城南陳府。
莫家、張家等都去道賀觀禮,陳蘅的嫁妝備了一百二十抬,放在陳府的後院裡擺著,這整個永邑都是她的封邑,因陳蘅會打理,堪比公主之隆。
九月初十,天未亮,陳蘅被莫春娘喚醒,沐浴、更衣,穿戴好後,吃了一碗參湯,就被長兄陳蘊背上花轎、離了陳府。
慕容慬騎著駿馬,時不時地抱拳。
元宅大門前,早有一個與慕容慬生得一模一樣的女子立在一側,正引頸張望,一看到新娘子到了,疊聲大呼:“長兄來了!放鞭炮!”
燕兒看到這女子,訝異地張著嘴巴:“你……你是……”
“燕兒,怎麼不認得我了?”
燕兒眨巴著眼睛,“你和元盟主……”
“我們是孿生兄妹,他是我長兄,我們長得一模一樣。燕兒,今兒我不與你搶吃的,快進門,需要什麼與我的侍女說,讓她去了給你。”
一個男的,一個女的,這也長得太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