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太公在德治三十八年正月二十仙逝。那時,榮國府一家正在永樂邑,得到訊息時,已是一月之後。莫家的書信裡,要莫氏別回江南奔喪,讓他們在永樂邑望南燒紙即可。委實從永樂邑到江南這一路,路上可不大太平。逝者已逝,活著的人更是平安地活下去才好。
都城、洛陽一帶,一夕可以尊崇,一朝也可以覆沒,瞬息萬變。有崛起的新貴,亦有覆來的世家大族。
陳蘅問道:“王煙……如何了?”
王煙與舅家表兄私奔,這裡頭雖有陳茉的算計利用,但她到底與陳葳訂過親,也曾與陳蘅有過交集。
莫氏道:“她嫁的婆家是長孫氏,許是連她與孩子也沒入宮闈為奴為婢。宮中奴婢,總好過落到外頭。”
陳葳娶了袁東珠,莫氏還是怨過王煙的,覺得王煙不成體統,養在深閨的女郎與人私奔,且在大婚之前做出這種事,這分明是打陳葳與陳家的臉面。
但要說,她有多恨王煙,多盼王煙倒黴,這種事,莫氏卻是做不出來的。
王煙一個女流之輩,恐怕這日子亦不好過。
早前的王氏覆滅,王煙的胞妹王燦被貶為宮婢,但凡宮婢入宮得不到貴人提攜,只能幹粗活、髒活,日子可想而知。
這入得宮門,就沒有能夠出來的。
尤其是宮奴宮婢,就算打殺了,丟了性命,也無人過問。
“太子妃寫信回莫家,奉勸你外祖母與大舅分支。”
前世,莫靜之未做太子妃,登上太子妃寶座的是陳蘅,可沒有這些事。
七皇子早逝,今世卻平安活到至今,許多事已然和前世不同。
“你大舅一脈乃大房長子,分得三成家業,在晉陵建立分支;你三舅一脈來永樂縣,另建一支;你四舅前往金陵,再建一支;你二表兄、六表兄留守廣陵,執掌廣陵莫氏大房。”
這樣的決定,顯然出乎陳蘅的預料。
莫二郎、莫六郎,這可都是莫靜之的兩位兄長,廣陵的家業最豐,底蘊最足,莫靜之到底存了私心,把最豐最富之地給了自家的兄長。
要說莫靜之沒私心,陳蘅可不信。
陳蘅問:“這是太子妃的意思?”
莫氏道:“太子妃寫回家中的書信就是這麼說的,你二房的兩位表兄再得三成家業,你三舅、四舅各得了二成。”
這樣分,但凡明眼人都覺得不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