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蘅在都城的那座永樂別苑賣給一個從北方來的大戶人家,因這幾年都城的房價漲價,連帶著傢俱等物,共賣了二萬兩銀子。
這三十萬兩銀子的東西,全都是賣給莫家的,往後這些都將是莫靜之的嫁妝。
半月後,抵穎川郡城。
早有湘太公帶人候在路口,“榮國公、陳老夫人,還請下車到陳氏作客,雖說你們分支了,到底是同宗同源。”
莫氏想著這一路的東西物件多,人更多,“湘老太公,委實不便,待我們回永樂縣安頓妥當,尋了時機再來拜訪。請幽蘭寺的悟非大師看了期,還會回穎川陳氏遷母親的墳,屆時,還望湘老太公襄助一二,永樂陳氏會記得你的好。”
湘太公揖手道:“恭送老夫人!”
雖說原比他晚一輩,可對方的身份比他高。
馬車未入郡城,直接穿過城外前往永樂邑。
陳氏眾族人長漢一口氣,榮國府另行開支,帶走的不僅是富貴,還有陳氏的地位名聲。
陳朝剛父子將陳氏的名聲毀去了幾分,陳氏再不如初。
謝氏一路上因心情沉悶,沒少嘔吐,吐到後頭,許是求生的意志,竟是不吐了,吃什麼都香,頗有些一口氣能吃三人量的胃口。
又兩日後,一行人到了河灘鎮,只是舊縣城裡人越發冷清。
莫氏沒感覺,反倒是謝氏的心情又壞了。
杜鵑早早帶著孃家人到河灘鎮迎接,一邊領路,一邊與謝氏介紹。
“河灘鎮那大片的良田,有一萬二千畝都是陳氏的家業,據說是曾老太公置下來的,說要留給她的嫡長孫。
郡主會打理,新縣城建得很漂亮。郡主府還未建好,不過陳府已經建得差不多了,後宅的各處寢院照了榮國公的建造,杜鵑一來,就尋摸了全縣的木匠去打傢俱,現下傢俱已經打好了,老夫人、君候、夫人院子裡都擺上了。”
陳蘅是六七月離開,縣衙、學堂是五月建成,轉眼又近半載,連城南的陳府都建好了。
縣衙一帶住著縣令、縣丞等衙門的大小官吏,就是一些小官差也在那一帶能分到一個一進小院子。小吏院子只得正房兩間,東西廂房再各一間,後頭又帶了一個茅房和車馬車,前頭有正門,後頭有後門,極是便利。
近了新縣城時,看到城外有許多人正在掘護城河,有男有女,男人運土,女人挖土。
陳闊好奇地瞪大眼睛,指著那些人問:“阿孃,他們在做什麼?”
立有侍女接過話:“在修護城河。”
城東河上的丈寬石橋已經建好,橋兩側又立了一個極大牌坊,坊上刻著“永樂邑,東門”字樣,牌坊兩邊事建有一間石屋,這是馮娥說的“衛兵室”,是給衛兵們住宿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