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圍的村民看到這兒,一個個瞪大了眼珠子。
這老楊家是走了好運,真有這等好事。
老翁垂首道:“村子裡姓楊的幾戶,都是種樹植樹的好手,什麼地兒能種什麼樣樹,適合長什麼樣的果樹,一瞧便知。就算荒漠、石坡,也都有適合種的,只是世間少有人知道其間的法子……”
慕容慬的眼睛微亮。
國師的話果真沒錯,能人都在山野民間,像眼前這位不起眼的老人,就是一個人才。
陳蘅又道:“我欲植果林、茶林,植林成功,石坡變良田,老伯可能帶著你的兒孫領令,事成之後,我對你及兒孫自有重賞,他日《永樂縣志》也少不得記下你一家對永樂縣百姓的功勞。”
老翁心下歡喜,當即重重一跪,“草民願代兒孫領命,若草原民不能完成使命,將由我三子繼續,兒子完不成又有孫子完成……”
“老伯之心,永樂感佩,只這是護民避賊的柳林得有人看護,還得勞你挑一個人看守好。”她頓了一下,“世上都說,春冬植樹最好,不知老伯以為如何?”
“只要法子得當,四季皆可植樹。”
陳蘅很滿意他的回答。
“既是如此,老伯將家裡安頓好,我會在縣城為你們一家安排一處宅子居住。”她又喝一聲:“杜鵑,給十兩銀子。這十兩是給你們的安宅費用,去了縣城,還得添買日常所需。老伯到了縣城,尋郡主別苑即可。”
老翁再接過十兩銀子,雙手微顫,一雙原本有些渾濁、勞累的雙眼,變得明亮而充滿了希望。
陳蘅點了一下頭,與慕容慬道了聲:“照原路返回!”
老翁高呼:“恭送郡主!”
他的兒孫也跟著大喊,只這聲音高低、語速參差不齊,可這絲毫不影響他們的激動之情。
出來時,原以為要幾月時間才能布完陣。
現在,亦不過只用了十日。
人多,力量大,植樹、移石更快。
慕容慬對陳蘅能那樣與一個老翁說話,很是意外,她與他們說話時,身上洋溢從未有過的光芒,絲毫不像高高在上的貴女,而是這百姓中的一員。
韓姬垂首跟在後頭,看到殿下那雙眸子越發明亮,落到陳蘅身上時,是欣賞,是寵溺。殿下歡喜陳蘅,欣賞她,更愛重她。
慕容慬笑道:“你不會再要添一個‘司林’的官罷?”
“不,是‘造林’。”陳蘅笑,“永樂縣境內,荒灘、石坡極多,如他能造林成功,也是一件大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