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事不按常事,弄得他們上下無著。
“稟郡主,下官確實貪了四萬兩銀子,若下官把錢交了,這筆賬就算結了。”
陳蘅又一點頭。
杜鵑拿出兩份借據。
“還你了。”
胡春來面帶感激,“下官謝郡主提點,稍後就將銀子送入郡主府。”
“不必,交給唐縣令、錢縣丞罷。”
胡春來了結賬,魏大仁不能不了。
借據落到陳蘅手裡,到底是一個把柄,還是現在了結的好。
魏大仁又不捨那數萬兩白花花的銀子。
交,捨不得;不交,這就是留個把柄。
咬了咬牙,決定還是交了。
“唐縣令,帶上魏縣令的借據,他若交還六萬兩銀子,就將此借據歸還,若是不然,就不必還了。”
借據又到了唐縣令的手上。
他睨了一眼,裝得跟清官似的,原來也是昏官、貪官。
他這輩子,最討厭的就是這種人,明明貪了財,卻要扮成一副清高樣。
陳蘅讓錢武暫留,叮囑他道:“清點了銀子,與張司法討一份受害人清單,家裡出了命案,死了一位老人的,送五十兩撫恤銀子;死了孩子的送五十兩;若是死了壯丁,就送一百兩;是年輕姑娘的亦送一百兩。就說這是縣衙給受害百姓發放的撫恤,往後的縣衙,公正、廉明,定會替百姓主持公道。”
“縣令、縣丞,是一縣的父母官,你們身正心明,才能為他們主持公道,建世外桃源,就從你與唐縣令做起。
將我的話轉告他,發出受害人名單的公告,請受害者家人來縣衙領錢。這公文怎麼寫,就看你們二人的本事,要讓百姓們相信,你們是好官,更要公告讀起來通俗易懂,還得讓百姓明瞭原因。”
“郡主,怕是還得剩不少銀子。”
雖給了撫恤,又造成了冤案、錯案,可受害人不算太多,也不過十幾戶人家。
“剩下的銀子充入縣庫,你們可得把庫房看好了,若是不放心,本郡主借你們一間庫房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