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蘅弱弱地垂下眼簾,佯裝乖巧地坐在一邊。
莫氏道:“陳朝湘是左僕射的堂弟,是一個高祖,亦是嫡子嫡孫。年輕時候,才華和聲名遠在左僕射之上,只是他父親不如曾祖英明,是個不大擰得清的,行事性子倒與僕射大人有幾分相似,極寵愛妾、庶子……”
“這些年,左僕射雖是宗主,可真正在穎川郡祖籍打理族務、族産的是他,他膝下有三個嫡子,個個還算出息。二十幾年前,嫡長子入仕,在蜀郡做縣令,五六年前,蜀郡鬧匪賊,他帶兵剿賊中了埋伏,傷了左腿,致仕回了穎川,襄助湘族叔打理族務。”
陳氏三房的陳大郎主回鄉不久,蜀郡等地就有太守自稱是前魏後人,在巴蜀之地建立了“西魏”。
莫三舅看看陳蘅。
陳蘅微微一笑,一副“我只聽,不說話”的模樣。
莫三舅道:“陳朝湘與榮國府是最親近,西府庶子當不得妹婿扶持,扶持陳朝湘這一脈倒亦可以。”
“我與夫君商議之後,寫信回穎川,讓湘族叔從他那脈裡挑兩個能幹的子弟入仕。”
魏晉尚未開科考,入仕者多是靠引薦,故而士族權勢極大,入朝為官的十個裡頭有九個都是士族子弟,盤根錯節,多有姻親。
莫三舅道:“你是宗婦,是穎川陳氏未來的家主夫人,一家人、一個人建不起一個大士族。”
“三兄所言甚是。”
陳安對穎川祖籍的族人沒有什麼印象,他活了四十歲,回穎川的次數只得幾次:第一次,是陳留太主薨,他十二歲,扶生母靈柩回穎川安葬,彼時他得封榮國公。
陳留臨終之時,曾言道“我是大晉的公主,亦是陳氏的婦人,逝後當回穎川陳氏祖墳。”
因這話,老太夫人梁氏感動不已,她就怕陳留葬入皇陵,只要陳留葬在穎川,於陳氏就有餘蔭。
陳留立有赫赫戰功,最終都落到了陳安父子身上,在陳留死後,晉德帝對陳氏多有封賞。
陳安回穎川祖籍第二次,是祖母梁氏仙逝,那年他十五,剛守完母孝,又要守祖孝,他雖在太後身邊長大,但老太公、老太夫人最是疼他,為敬孝心,他再次陪著祖母回返祖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