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華堂,莫三舅與莫氏長談一次。
陳蘅還當莫三舅是因她被算計的事氣惱。
三舅是為她出氣呢,還是在寬慰母親?
自她聽侍女稟報後,陳蘅就興奮、激動得在花廳不是走,就是在坐。走不了三個來回,她必坐,坐不到二寸香,她必起身踱步。
慕容慬瞧得心塞,“你以為莫三郎主會替你出氣?”
陳蘅反問道:“三舅與我娘感情最好,而且我三舅最護短,最得我外祖看重。我大舅雖是莫氏的家主,可打理族中事務一直是我三舅。”
前世時,就因為三舅的好人緣,得莫氏族老們信任,大舅行事霸道,又不講道理,外祖父臨終前還是讓三舅做了莫氏宗主。
否則,不曾入仕,三舅憑什麼做宗主?
那是莫氏的人認為,三舅比大舅更適合做宗主。
事實證明,三舅在打理族務,培養子弟,人情事故上比大舅更優秀。
慕容慬笑了兩聲,“你是聰明還是痴傻?莫三郎主會插手陳氏的內務?”
但凡是世家大族的子弟,從小就被教養著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尤其像莫氏這樣的大族,嫡支嫡長房的子弟更是重中之重的培養。就連他都知道,別人家的事不好插手,雖然陳氏是莫氏的姻親,也不能成為莫三舅插手的理由,最多莫三舅就給莫氏出出主意。
陳蘅坐回椅子,有些喪氣地道:“我在緊張什麼呢?三舅的主意雖多,可他也不會幹出被指摘的事。”
果真是她想多了?
她只記得前世,在她唯一的女兒柔柔逝後,她偷偷地走了莫太後留下的耳目往莫家遞了一封信,不久之後,江南士族紛紛上折彈劾陳淑妃行事張狂,手段毒辣,將嫡公主的鳳血換給傻皇子,更有大半的朝臣立時一邊倒。
“陳氏阿蘅,我若再不除掉你,你外祖莫氏就能置我於死地,就算他們想陛下廢我,我也要先殺你而後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