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想等著未婚夫守完了孝就籌備婚事來的,哪裡能想到未婚夫他自己個兒也得了急病去了。
多虧唐家是個疼女娘的人家,找了官媒低調的退了婚事去。
唐家是想著,擱上個一年半載的,待得此事了了,就再給唐五娘相上一門好親去。
如此,唐五娘也是運氣好的,她等到了長安城裡婦產堂招女醫。
當時唐五娘是這般對父母說得:“我這年歲(18歲)按理來說該做阿孃來的,多虧阿耶阿孃心疼我,這才留我在家這般久。
既然遇上了這長安城裡的機會,我又怎能甘心不去試試?
再說了,阿孃,”唐五娘上前摟住自家阿孃得胳膊,“那可是國都長安,按著大伯所說,這頭一次的機會最是重要,若是不去,豈不可惜?”
抬起頭,唐五娘又對自家阿耶一字一句道:“我自小跟著阿耶識藥辨脈,阿耶都說我是那有天分的,如此良機,婉兒想要去試試,說不得婉兒也能學那李醫監一般做個女醫官的來。”
因此,唐和婉就跟著唐明光他們一起北上長安來參加婦產堂招學生這一盛事來了。
至於不過才八歲的唐九娘,她是唐家這一輩裡年歲最合適來參選的小女娘,是唐家準備好進入婦產堂那女醫學院的人選。
唐和婉這年歲,唐家是打算直接讓其去參考,若是一舉能入太醫署最好,若是不能,那就從長安醫藥聯盟那裡考起。
總之就是,眼看著大唐醫藥事業迎來了新的發展和前景,唐家自然是要來參與一場的了。
當然了,早就留在長安城裡的唐和平(唐明光之子)與唐七郎和唐十八現下已然做好了參考下半年的醫藥聯盟的考試了。
外來的醫藥世家裡的人打算好了自家要參與這一事來,本就在長安城裡的醫藥人又如何會放過這一機會來?
早先去探過唐明月口風的老李醫師這會子面上是一派淡然,他看著自家幼女慢條斯理得吃那湯餅,心裡就有些焦急來了。
“月兒,你心中可緊張?”
李月月嚥下口中湯,拿起一旁的布巾子擦了一下嘴後,才抬頭去看自家老父親。
“阿耶,兒心中不緊張。”
“唉,你你這般就很好,平常心就是,對,平常心就好。”
李月月放下湯匙,她搖了搖頭想要開口說些什麼,最後還是閉上了嘴,重新捏起湯匙吃起了湯餅來。
倒是李家大嫂心中有些焦慮不安,她提著一壺水從外頭走進來,當先是給自家公公老李醫師倒了一杯水後,才給自家這小姑子倒了一杯來。
“多謝嫂嫂。”
“哎,不謝,不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