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李母點頭,李三娘就更懵了。
“二百兩怎的了?
不過就是二百兩,去年有兩回我都給家裡分了銀子了,有一回一家得分了有上千兩銀子的啊。
區區二百兩銀子,有什麼問題?”
李母又嘆氣了,“唉,你這孩子讓我和你阿耶養的不那麼看重錢財,再加上你自小的日子我和你阿耶就給你最好的。
你又自小又聰慧,從你阿耶那裡學了醫,現在又成了長安城裡第一個女醫,自有本事掙得銀錢來。
如此,在你眼裡,銀子不過是居家過日子的東西罷了,看的不像其他人那般的重。
你心裡最重要的除了咱們自家人,估計也就是你想做好醫師,為這大唐的女娘做點什麼了的。
可是,三娘,你要明白,不是人人都和你似的,可以如此不在意銀錢的。”
李三娘不傻,李母這般解釋,李三娘哪裡還能聽不明白呢?
“所以,這是二嫂嫉妒我這兒得錢了?
然後與二兄說了什麼?
二兄生了氣,才把二嫂送回孃家反省去了?”
越想越覺得是這麼回事兒的李三娘往偏廳外的正堂瞅了一眼,低下頭小聲對著李母和李二嫂說:“可是,這回這錢是我靠自己的本事得來的啊。
本就與家裡不相干的,這錢不能分給家裡的。”
“阿孃知道,你二兄也知道,只你二嫂有些眼皮子淺就是了。
你別想了,你也管不了。
我這做阿孃的也只是問問,並不想管也不願意管你們小家的事兒。
我嫁了兩次,兩次都沒有婆母。
我也學不來別人家婆母那般,兒媳婦進門就還把著兒郎,生怕兒媳婦把兒郎搶去了似的。
我與你們阿耶才是過一輩子的,兒郎終究是要過自己的日子去的。
這一點上,我和你們阿耶看的清。
你大嫂好,你二嫂雖然有些小家子氣,但實話說她也不過就是一普通的女娘罷了。
是人就有缺點,這倒是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