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三娘一聽李二嫂嘴裡所說的“錢娘子”,第一反應就是李三娘剛來大唐沒多久時用海姆立克急救法偶然救下的那個小郎君的阿孃蘇婉慧來。
果然,聽著李二嫂一邊收拾物什一邊說的話,果然就是這位蘇婉慧。
“.我一開始還沒認出來那是錢娘子呢,只顧著聽阿孃的話,去看那新出的點心樣子去了。
還是錢娘子身邊的一個婆子喊了我,我這才認出那是錢娘子來。”
李二嫂說到這兒,忽的帶著笑容看向了李三娘:“三娘,錢娘子是特特找我問了你呢!
錢娘子說是聽人說你被賜了官了,問道若是咱家要辦酒,可別忘了給她一份兒帖子來。”
李三娘想了想,蘇婉慧本就是官宦人家的女娘,嫁人後錢家更是有多位在朝堂中為官,那知道自己被賜官於太醫署,這實在是太正常了些。
只不過,李三娘原本打算請的人裡,可是沒有蘇婉慧的。
畢竟,李三娘覺得這不過就是個七品小官,哪裡就到認識的人里人人都要通知到位了呢?
李三娘本想只請一些同為醫師的熟識之人,像是與李三娘交好的唐明月和陳雁芙夫妻倆;加入了李三娘所辦的醫師交流會的王家;
再有就是機緣巧合下有了聯絡的房承先;
思考再三,關於是否要給徐敬真夜發帖子這事兒,李三娘還是決定不邀請他了,既然要陽關大道各走一邊,那就還是少些牽扯的好。
剩下的就是沈秋娘、圖瓦、白子義他們,以及女娘幫扶會、穩婆學堂裡的人。
而本就親近的梁老醫師、邵陽小師兄,以及李三娘的弟子都加上的話,這人數其實已經不少了。
這麼一算,李三娘頓時就覺得李家這正堂、偏廳和院子加起來,貌似也是擺不開那麼多桌的了。
若是再加上李二嫂稍帶回來的蘇婉慧這般有些交情,但畢竟差著門第的人家,那就更是擺不開了。
李母帶著吳巧蘭、寶丫從隔壁女娘幫扶會回來後,就瞧見了李三娘拿著筆在紙上寫寫畫畫。
“放心吧,到時候,女客就引到隔壁去,那裡地方大,光是院子裡就能擺下五六桌來,你有想請的人,儘管請過來就是。
你阿耶算過人數了,剩下的在咱家稍稍擠擠也就擺下了。”
有了李母這話,李三娘心下這才安定不少。
吃過湯餅,李三娘拿著寫好的名單去尋李父和李二兄兩人來,三人坐在一起頭碰頭的又商量了兩刻鐘,這才定下最終的宴請人數和名單。
有了人數,李母知曉後,也就準備著這席面要如何同金滿樓商定,如何安排座位等等瑣事。
趕著時間,李父先是把離著長壽坊較遠的人家的請帖給謄抄了出來,趕緊讓李二兄尋了腿子去送。
最後,有幾張重要的,像是孫醫正、高老醫師這種,當然是要李父和李二兄親自去送才顯鄭重。
李三娘就沒管其他的事了,她是趕緊和秋香上了馬車就往禮部去,這量身的官袍可不等人,只有五日假,修改衣裳就得兩日,可得緊著點兒時間。
從禮部量身出來,李三娘這才有了閒情逸致來逛一逛這街市來,她也是有一段時間沒有如此鬆散休閒了。
整日裡都在那戒毒之地忙活,前頭還捲進了朝堂之中的黨派之爭裡去,緊接著又去參加了太醫署的表彰禮,這一樁樁一件件的,那是一點兒不給人喘息的時間。
在街市上花了不少銀子,又是買布料,又是買首飾,還買了不少吃食的李三娘趕著落日的餘暉回了李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