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四、三十五和四十八算不算是立大功這事兒,得不可先生來判斷了。
與江南東道相距甚遠的李大郎他們這一行十幾人,這會子卻是已經出了疏勒,往西州(今吐魯番地區)去了。(書友圈第595章配圖有陸上絲綢之路簡圖)
西州因著地理位置優越,不光是這陸上絲綢之路的重要補給地,而且還是聯通歐亞大陸的重要交通樞紐,屬實是兵家必爭之地了。
還好,大唐兵強馬壯,當初滅了高昌國後,就把此地改名為西州了。
這一路行來,氣候倒是越走越暖了,到了西州後,正午時分就是隻穿一件外衫也是儘夠的。
扮作販賣皮子的行商的李大郎一行人,這會子正排著隊,等著進城呢。
而李大郎此行的目標,背後是江南沈家出資的沈記商號的商隊已是早就入了城的。
蓋因著沈記是豪商,這商路也是走慣了的,雖說在入城時,當時由李大郎提早派出已然佯裝獨身歸鄉的旅人的王大膽在旁觀察一二,可也沒抓到沈記商號什麼把柄。
“隊正,我看得分明,那管事雖說照例給那守城門的捕快遞了荷包,但是檢視的捕快也並不是連看也不帶看貨物的了。
我在一旁瞧著,好似這給了荷包,只不過就是能越過其他排隊的人,儘早檢查罷了。
並不是說,就可不檢查,或是了了結事。
我看的分明,那捕快頭目收了荷包後,雖說給了檢查的人一個眼色,可那四人仍舊是盡責的每一車都仔細看了的,甚至有那包裹嚴實的麻袋,還被要求開啟檢視。”
李大郎點點頭,並未對王大膽說別的,只道:“無妨,咱們只管記著這一路上沈家商號的行事就是了,過後如何,自有上頭評判。
累了了這大半月了,你與他們輪班去沐浴,解解乏,晚上大家夥兒一塊兒吃鍋子。”
“隊正,那沈記?不用盯著?
要不,我一個人去就是,我不累,這一路走過來,哪裡比得上咱們當初千里奔襲的苦?”
李大郎聽到王大膽提到當年事,就不禁想起了死掉的那幾十人來,怔愣了一下後,李大郎才起身拍了拍王大膽的肩膀,“不用了,此地是交通要道,附近上百里唯有此處最為繁華。
沈記一行人定是會在此處修整至少兩日的,放心吧,咱們不會跟丟的。”
有了李大郎的這句準話,王大膽才如釋負重般的輸出了一口氣,“隊正說是,那肯定就是。”
而沈記這一行人也正如李大郎所說的,是真的在城裡好好的呆了三天的。
這三天裡,李大郎除了安排了跟來的十幾人的任務和行動之外,他還親自帶著王大膽去盯梢了沈記這一行人的管事沈方明。
但是整整跟了沈方明三天的李大郎和王大膽,當真是沒發覺他與任何可疑的人交談過。
夜裡回了租住的地方,白日裡被李大郎安排著去做其他事的高海平他們也紛紛把自己的發現一一與李大郎分說明白。
“倒是沒什麼異常的,到了此地的,翌日去拜訪此地掌管商事的郎官,實在是再正常不過了。
咱們是偽裝的小商隊,到了此地的豪商家養的商號管事都會與郎官喝上一頓酒的。
也不是有什麼目的,不過就是對官家人的客氣,再有混個臉熟,若是以後有什麼詔令,也好得到第一手的訊息。
這些都是商人慣用的手段了,倒是算不得是什麼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