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從上次畢瓊嵐召開集會說過雜交小麥的事兒後,這倆兄弟才真的死了心思,只想著儲存自己,過好自己的日子來了。
(第548-550章情節)
因此,這次李三娘再次召開集會,他倆就不怎麼活躍了,只在問到自己頭上的時候才會出聲兒,要不然就是閉緊了嘴巴,可是很怕被武帝清算的。
蔣以荺不說話了,施樂安這會子倒是開了口。
“因著黑火藥的關係,這回在邊疆上的這仗打的十分利落,可以說沒費什麼力氣的就大獲全勝了。
並且給西邊那些小國並一些大的部落,還有一些早先臣服後頭又賊心不死的人一點兒顏色瞧了,他們自然是嚇破了膽,統統想要來長安朝奉。
按著聖人的意思,這絲綢之路不僅僅是有陸上的,聖人也已經同江南東道的杜將軍商議好了,海上絲綢之路也會同步開展起來。”
咋一下子從施樂安嘴裡聽到杜慶暉的名頭可是給丁明軒和丁安柏嚇了一大跳來!
桌子下頭,丁明軒攏在袖中的手都握緊成了拳頭,心中也是緊張了起來。
不過,施樂安說完這句話,只是輕輕看了丁明軒和丁安柏一眼,倒並未說些其他什麼的。
“所以,諸位,就像以荺所說,機不可失失不再來啊,要加入,可得趕緊。”
李三娘估計是在場唯一一個五感靈敏的人,她自是發現了在施樂安說“杜將軍”幾個字的時候,丁安柏和丁明軒那明顯有了變化的心跳和呼吸,“看來這杜將軍是個厲害的人物,且說不得就是他倆早先投靠的那個幕後人了。
有意思,回頭可得好好打聽一下,這杜將軍是誰了。”
陸上絲綢之路起源於西漢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開闢的以首都長安(今西安)為起點,經甘肅、新疆,到中亞、西亞,並連線地中海各國的陸上通道。
西漢之後,絲綢之路起點以國都為準:東漢起點在洛陽;
魏晉南北朝有洛陽、長安、平城、鄴城等多個起點,還一度以建康為起點;隋唐為大唐西市和開遠門;
北宋為開封。
它的最初作用是運輸中國古代出產的絲綢。
據《唐會典》載,唐王朝曾與三百多個國家和地區相通使交往,每年取道絲綢之路前來長安這個世界最大都市的各國客人,數目皆以萬計,定居大唐的,單廣州便以千計。
——
以上來自網際網路
我會在書友圈貼上路線圖,感興趣的寶子,可以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