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好,三娘子都無事,老漢兒應也是無事。”
隨後,李家眾人就一一散去,各回各自的院子裡去了。
李大兄送自己的這位叫張大膽的同僚出門,臨走時張大膽沒頭沒尾的來了一句:“孫哥哥,按著章程,俺可都要上報了。”
李大兄右手握拳沒使多大力氣錘了張大膽肩膀一下子,“好小子,如實上報就是。”
張大膽行了個武人的禮後,就離開了。
李大兄回到自家院子,果然在偏廳看到了等在那裡的李大嫂、李大郎、李二郎以及李二兄和李二嫂。
李大兄這才坐下,細細的與幾人講了在何處看到了什麼樣兒的李三娘,以及當時李三娘的表現和過後李三娘可能遭遇的後果。
“這就看三孃的案子歸哪位郎官管了,若遇著覺得三娘是護衛自身,作為女娘不得已的情況下殺了人,可判無罪;可若是哪位只看律法的郎官來判,輕則加役流(作話有解釋),重則絞刑。”
加役流和絞刑從李大兄嘴裡說出後,在場的幾人都不敢置信。
“大兄,待宵禁結束,我就去不良人處找不可先生,此時只有不可先生能救三娘了。”
李二兄的話音剛落,門外就傳來了敲門聲。
李家幾人互相對視,難道是李父李母在門外聽見了幾人說的話?
李二兄開啟門,卻是看到了坐在輪椅上仍舊穿著白衫的不可先生。
李家,李父李母處。
因著李三娘的事兒,李父李母實在無心睡眠,閉上眼睛也睡不著,滿腦子都是李三娘如何,怎麼樣了。
“都是我的錯!當初我若不教三娘學醫,三娘就不會去考醫師,就不用了去上值,就不會遇到歹人了。”
李母感覺出李父的心亂了,連這麼沒邏輯的話都說了出來。
要知道李父最為驕傲的事兒就是自家每個人,尤其是女娘,除了還小的露珠兒外,各個都識字懂禮,比別人家的郎君還要厲害。
兩人在一處時,李父常常感嘆,李三娘是李父三個子女中最肖父的一個,端是聰慧敏捷。
李母從床榻上坐起,看著李父說:“林郎,切勿再如此說了。三娘最為高興的事就是透過了考核,做了全長安城第一個女醫師。她最想給人看病救治,最想幫女娘們解除苦痛,這是她想做的事。
她曾與我說,你是這全大唐最好的阿耶,最最好的阿耶。
睡吧,睡好了,明早去看三娘才有精神。”
加役流:不是流刑,是死刑的減刑,即流3000裡,勞役3年,它是唐太宗貞觀時期增加的刑種,作為對某些死刑的寬宥處理,一般流刑,到配所皆服勞役1年,而加役流則增加服役2年,故稱“加役流”。-——來自百度
《唐律疏議》:諸鬥毆殺人者,絞;以刃及故殺人者,斬。
同我國《刑法》裡關於防衛過當的法律,有很大不同之處。
我去查了兩篇關於唐律防衛過當的論文,發現唐律裡的還是有一定的侷限性的。
突然覺得,學法的同學可真的好厲害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