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個人拋開感情,理智的站在局外去看,誰是既得利益者,誰就有最大的可能下手!
李家,正堂。
以李家三兄妹為主,其餘人也各自發表了自己的看法,最後聽了李大兄的話,這酒精有如此重要的作用的話,自家是定不能跟它有直接利益關係的,所以,決定先跟不良人透個底,看看不良人處是否有在太醫署裡說得上話的人。
比如,上次李三娘就懷疑看著是與高老醫師陣營持相反意見的孫成仁醫師貌似就是不良人裡的自己人。
商討好了此事,李三娘拿出兩頁紙,先遞給了李母,李母詫異的接過,李三娘才開口:“上次不是說了我想要起立個盟會麼?為了幫平康坊中蒔花樓裡的女娘們入暗冊這事,我趁著這兩日的功夫寫了個計劃書,阿孃幫著我看看。”
李母並未直接去看手中的李三娘所說的計劃書,而是用疑問的眼神繼續看著李三娘。
“阿孃先看看,看過之後,咱們再說話。”
誰也沒想到李三娘寫了什麼計劃書竟是讓李母先看的,要知道雖然李母在整個兒李家的地位都是頂端的,甚至有時候李父也要退居其次,但是父權制下的社會,就算最高統治者皇帝是女娘,可遵循的還是父權制。
所以,一個家裡的事兒,不論大小事兒,都要先秉呈父系長輩,可能是祖父,或者父親才是對的。
像房承先所在的房家,雖然他的祖母是整個兒房家輩分最高的人,此時也以孝道為先,可如果房父做好了某件事的決定,房老夫人是基本上不會反對的,因為房父才是這個家存在的支柱,是權力的掌控者。
同理,在李家也是一樣,李母能得到李父的尊重,當然首先是因為李母陪伴李父度過了最艱苦的日子,又為他生育了一子一女,這是李母對於李父的功,可也是因為李父想要給李母這份尊重,必要充分條件首先是李父自身願意尊重李母,願意給予李母這份地位。
說句大白話,李父才是李家的掌權者。
所以,當李三娘先把計劃書遞給李母,且要李母先看看的時候,其他人才覺得有些奇怪。
按理來說,就算李三娘寫的計劃書與李父不相關,也該先遞給李父看看,等李父看完了在著重給李母看的。
不過,除了李三娘是李家最受寵愛的女娘外,她也是一個有天分的眼看著就要進入醫藥聯盟的有資質的女娘,所以,在這兩點之上的加成下,眾人也只是意外李三娘的行為,李父不發話,眾人也沒說什麼。
李母看了李父一眼,看著李父輕點頭後才拿起這兩張紙仔細地看了起來。
只不過兩張紙而已,上面也沒有寫的多滿,李三娘在上只是大略寫了起立女娘幫扶會,讓李母做第一任會長,總理盟會里的大小事宜。
第一是因為李母是李三娘的親阿孃,自是可以更好實行李三娘的意志的;
第二是李三娘以後只想專注的做醫師,給人看診救治,而不是去做一個行政管理者。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當你在某方面傾覆了大量心神,就在其他方面分不出心思了,這與李三娘的初衷相違背,所以,李三娘需要李母的幫助;
第三是這個盟會的起立點在於從穩婆入手,走從群眾來到群眾去的路線,這樣才比較好開展幫助女娘的行動來,所以本身就是穩婆的李母最為合適。
有了會長,自然要有理事,李大嫂和李二嫂自然是最好的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