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跟著康熙南巡的弘曜,一路上的確看到了不少的景色,有好的,有不好的。
有奢華的富商、官員,住在大宅院,錦衣玉食。
有衣衫破爛、瘦骨如柴的流民,沒得吃食,在撿別人扔了的……
“皇瑪法,我們不能夠,讓全天下人,吃得飽、穿得暖嗎?”弘曜還是個稚嫩有善心的孩子,惻隱之心升起。
“皇瑪法,正跟你阿瑪在努力,以後你也要努力。”讓全天下人都吃得飽、穿得暖,那是多麼奢侈的願望。
只是自家小皇孫的想法,他也明白,沒有去打擊他。
被鼓勵的弘曜握著自己小拳頭,用力的點點頭,“我會的。”
所以,他應該怎麼做呢?
想起了曾經阿瑪說過的話,他想去抄貪官的家,一把拉住了康熙的衣服,“皇瑪法,抄家,貪官,抄家後給他們吃……”
以前胤礽手裡頭沒錢時,抄家真的能一下子豐盈庫房,所以心心念念,縱使後來開始做生意了,也覺得貪官不死,就會禍害百姓。
或許是什麼時候在弘曜面前說過,胤礽自個兒不在意,卻被弘曜給記住了。
曾經沒想起來,但如果是想要努力挖掘時,還是能從自己的記憶裡挖掘出這個記憶。
“不過,如果只是純給他們吃,不一定能夠將所有錢財都分給民眾,或許會被其他官員與富商給貪了去……”
很快,弘曜又反應過來,將自己思考的過程跟康熙說。
他還小,有長輩在,需要長輩幫忙掌掌眼,錯了沒關系,再努力學習改正就好了。
康熙很滿意的摸了摸自家小崽子的腦袋,現在這個年紀已經想到這層次不錯了,不過,用人嘛,想要找一個無欲無求只是一心為民的官員,很難……不,應該是說根本不可能。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身為上位者,只要底下的人能幹,偶爾一些小瑕疵,不是該抓住的重點。
弘曜不贊同,為什麼非要有小瑕疵?公就是公,如果是害了百姓,那為什麼還要縱容?從源頭就切斷,不就不會養大他們的野心了嗎?
全天下這麼多讀書人,想要找個當官的去辦事,難嗎?不難。
康熙不跟世界觀還在‘非黑即白’的小皇孫爭論這個問題,轉移話題,提及了另外一個話題,“弘曜,現在能拿起多少石的弓了?你阿瑪當年五歲的時候,隨著皇瑪法秋獵,就射中了一隻鹿,一隻虎呢……”
一提起胤礽的事情,弘曜的眼睛都亮了起來,驕傲的挺起自己小胸膛,“我肯定不會比阿瑪差的。”
“是嗎?那皇瑪法可要好好期待了。”康熙瞧著神似保成的弘曜矜貴驕傲的神情,怎麼可能不心軟?
再次不願承認瓜爾佳氏說的是真的,瓜爾佳氏不知道朝堂上的政務,但某些事情又說的一清二楚,比如雪災、水災……
只能說,瓜爾佳氏重生後選擇老四,富察氏嫁給太子後,人員的不同,導致了不同的走向。
瓜爾佳氏是個能幹的女人,康熙承認,畢竟在她成為四福晉之後,胤禛就沒有因為缺錢而憂愁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