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北朝求生實錄> 第1345章 灞水河邊論英雄(上)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345章 灞水河邊論英雄(上) (3 / 4)

難道想被齊軍擊敗後,成為屠城的罪魁禍首?

幾乎沒有任何懸念,絕大部分人都跟蘇椿表示,應該“順應天命”,歸降齊國。

要是追根溯源,這關中本應該是魏國元氏的,宇文氏本身就是篡位上來的,跟東邊的齊國,也是一丘之貉。

這些道理之爭,完全沒有一點意義,還是活著比較重要,當然,若是能維持現在所擁有的利益,那更是再好不過了。

蘇椿領著縣城裡的文官,還有自己的偏將副將,拿著州府的印信,亦步亦趨的走到列陣好的神策軍軍陣跟前。

“罪將蘇椿請降。”

他很乾脆的跪在地上,既然投降了,那就不要把自己的頭顱昂得太高,以免脖子骨折!

“蘇將軍深明大義,還請快快起來。如今春耕已經結束,但田地裡還有很多事情沒有處理,你下令讓州郡兵馬自行回鄉務農吧。”

滿頭雪白長髮的鄭敏敏,此刻極好說話,配合不遠處那猙獰的京觀,給人一種難以形容的荒誕!

到底是應該說她懷柔好,還是說她強硬好呢?

說她柔弱,她下令屠了突厥人,還築起京觀。說她強硬,她又對華陰的守軍網開一面,不加處置。

“神策軍會接管城防,等待後續齊軍陸續到達,蘇將軍以為如何?”

“甚好甚好,如高都督不棄,在下願在神策軍中為都督效犬馬之勞。在下對關中情況尚算熟悉,做個先導,引引路,還是問題不大的。”

蘇椿臉上堆著笑容說道。

鄭敏敏心中瞭然,這就是高伯逸曾經跟自己說過的“帶路黨”啊。果然是國家危難的時刻,永遠都不能指望這些人。

她對蘇椿做了個請的手勢道:“還請中軍帥帳一敘,高都督已經等候多時。”

……

華陰縣的不戰而降,並未出乎很多人意料,但是所造成的影響,也是異常強烈。這標誌著關中本地世家權貴,開始與齊國,與高伯逸妥協。

這其中自然會有一些不足為外人道也的利益交換。

蘇椿也不知道是怎麼想的,居然主動提出給齊軍當嚮導。當然,自古入了關中就是這一條道,哪裡需要什麼“嚮導”啊,顯然蘇椿想做的事情,沒那麼單純!

果不其然,數日後,齊軍兵臨鄭縣並非鄭州,而是戰國時立的那個鄭縣,離長安不遠),鄭縣縣尉開城投降,縣令據說不願意投降,又不願意拖著所有人一起死,所以一個人逃跑了。

聽相關人士說,在鄭縣西面不遠的步壽宮,有一支周軍在佈防,試圖遲滯齊軍的進攻。

當天夜裡,立足尚未穩固的神策軍主力,就派出步騎混合共計五千人,趁著夜色強攻步壽宮!在齊軍強大的攻勢下,周軍只抵抗了半個時辰,就全線崩潰,所有人被圍入步壽宮呢!

宮殿狹小不好進攻,大軍數量優勢沒法發揮。若是圍困不掃,又會中對方的緩兵之計。鄭敏敏在請教了高伯逸之後,高伯逸說了四個字:

求仁得仁!

於是齊軍將大軍攜帶的猛火油陶罐,拋入步壽宮內,又放火箭引燃猛火油,還不斷往步壽宮內拋擲易燃的木柴,枯枝等物。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