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北朝求生實錄> 第1305章 夜空中最亮的星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305章 夜空中最亮的星 (1 / 4)

這年秋收剛剛過去,齊國就悍然釋出《討宇文邕檄》,擺明車馬的要討伐周國,並公開宣佈,要兵分三路,齊頭並進,分進合擊!

第一路為北路軍,由北齊京畿大都督高伯逸親自率領,麾下乃是嫡系精銳神策軍大部,和幷州的精銳邊軍共計五萬人,還有數目不詳的輔兵,用來保障後勤。

這一路大軍從晉陽出兵,到河東,屯紮在齊國新建的“城堡群”裡,沿著汾河依次進駐,彼此間互相呼應,互為奧援。

又有汾河提供水源和漕運,補給線順暢,似乎可以長期駐守的樣子。

哪怕是不懂軍事的人,知道這些事情以後,也能得到一個結論:這一路絕對就是滅周的主力!

高都督帶著這麼多人,還事前建了“碉堡群”,顯然是要完成當年高歡未竟的事業,攻下玉璧城!

只要玉璧城一丟,周國被滅,就只剩下耗時間和耗人力了。

第二路為南路軍,領兵之人,居然是個年輕人,叫楊素。說是名不見經傳吧,這廝好像也還有點名氣,很早就跟在高伯逸身邊做事,算是得力的親信。

高都督雖然英明神武,但是也免不了“任人唯親”的老規矩。楊素據說娶了高伯逸夫人李氏的堂妹,有了這一層關係在,獨自領兵為主將,似乎也並不是那麼讓人吃驚的事情。

這一路兵馬從鄴城出發南下荊襄,跟屯紮在荊襄的傅伏所部合兵一處,楊素為主將,傅伏為副將。

兵馬不算多,也不算精銳,但是他們所面對的敵人,同樣也是稀爛得一塌糊塗,只靠著天險能勉強維持局面的周國南部邊軍。

而且荊襄多糧草,吃穿不愁,斷然不存在因為補給問題而退兵的可能性。

這一路的戰略意圖,似乎也非常顯眼,那就是組合起來的兵馬,稍作休整後,就沿著漢江北上,一路打過去!

這一路也沒什麼技巧,更不存在用什麼伏擊啊,水淹啊,火攻啊之類以少勝多的謀略。漢江走廊,就那麼兩座大山脈,延綿不絕的夾著漢江。

任何花俏也沒有,你有種帶著兵馬打穿,沿著漢江北上,兵臨漢中就可以了。打通了漢中,關中就在眼前,隨便你怎麼弄都行。

然而在很多明眼人的心中,這一路兵馬,不是北上策應高都督攻打玉璧城。以楊素手裡的本錢,想打通這一路,幾乎是天方夜譚。

但是高伯逸為什麼要讓楊素帶著兵馬這樣鬧騰呢?大概,還是打著“就算沒用,嚇嚇周國人也是好的”,這樣的如意算盤。

吃一塹長一智,上次被宇文憲出漢中破襄陽,這一次,齊國是以攻代守,讓周國無法全力防守玉璧城,至少是沒有兵馬在河東執行野戰。

攻城的隊伍,都是非常脆弱的。如果在齊軍攻城不利的當口,周軍某隻規模不大的精銳從背後殺出,翻盤雖然不能說是輕輕鬆鬆,但至少是提供了一種可能性。

無論從哪個方面說,高伯逸都必須要將危險扼殺在萌芽狀態。

第三路軍,則由王琳帶著本部人馬,離開淮南,前往洛陽以北的河陽三鎮周邊駐紮。並以孟津渡為基地,打造戰船,訓練水軍。

這架勢,很像是要繞過玉璧,從黃河北上,攻打風陵渡,直接拿下蒲坂城!

當然,孟津渡這一段,黃河水異常平緩,但是繼續往北,到了龍門附近之後,水流就會異常湍急。有幾個隘口,稍微不小心,就會死人翻船!

指望光靠水軍就能攻下蒲坂城,不亞於痴人說夢。

可是,周國誰敢打包票,說可以將蒲坂的兵力全部排程到玉璧城呢?凡事都還有個萬一呢。王琳軍中計程車卒都是跑船出身,單論駕船的技術,找遍各家,還真沒有多少比他們更好的。

萬一有那麼幾艘船,帶著幾千兵馬,佔據了風陵渡怎麼辦?

周國無人敢賭,哪怕是宇文憲,也不敢賭。一個最明顯的證據就是,當得知王琳軍帶本部人馬北上後,宇文憲連忙收縮兵力,並派人弄走風陵渡口的所有大小船隻,連一片舢板都沒留給齊軍。

這三路大軍齊攻周國,來勢洶洶,一時間,長安各部衙門都忙得不可開交,拼了命的調動各種資源,去應對這一次的滅國之戰。

嗯,他們是要被別人滅的那一方。

……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