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泰時期,長安周邊農牧混合,耕地利用率不高。到了宇文邕時期,情況雖然有所改觀,但其中涉及到內遷的遊牧部落,處理起來十分棘手。
如今年關將近,長安大雪,四處都是白茫茫一片。大雪凍死了長安周邊不少遊牧部落的牲畜,亦是壓塌了不少貧民的房屋。
從前,在冬季的時候,無家可歸的平民還能出家,在寺院裡躲一躲。雖然依舊要受到佛寺的盤剝,但好歹有個落腳的地方。
而現在宇文邕已經將長安及周邊地區的寺廟連根拔起,在解放了人力資源的同時,也毀掉了佛寺原有的社會救濟功能,使得社會矛盾更加尖銳。
前些日子,長安周邊的遊牧部落叛亂,劫掠長安外城此時的長安城乃是漢代舊城不斷改建拆毀後的怪胎,城池很小,大部分平民都居住在城外)。
北周齊王宇文憲臨危受命,親率新組建的“驍果軍”,與叛軍在長安城外十里處惡戰一天,大勝叛軍,斬首三千,俘虜兩萬!隨後直接將兩個叛亂部落夷為平地!
長安周邊胡人勢力無不懾服!
只是平叛後的第二天,宇文邕就派人收回了宇文憲手中的兵符,將其交給當天才回到長安的竇毅!隨後,一紙令下將宇文憲調離長安,讓其鎮守蒲坂城總攬東線防務。
卻又沒有給他調動任何援軍!
也就是說,宇文憲若是有二心,想要帶兵回長安“勤王”的話,那必須要聯合韋孝寬,帶著玉璧城的精銳兵馬才能做到。
而重新組建的禁軍,則是歸小舅子竇毅掌控,主要是竇毅對於練兵比較在行。現在周國皇帝宇文邕和齊王宇文憲之間的裂痕,只要不是眼睛瞎了,都能看到。
之所以國家沒有亂起來,是因為周國受到了齊國強大的政治軍事壓力,宇文邕跟宇文憲二人又是顧全大局之人,所以暫時還能達成一個微妙的平衡。
然而現在是平靜,以後會怎麼樣,誰也不知道。
長安城內的一處大宅,是竇毅的府邸。偌大的庭院裡,僕人們正在掃雪。已經被封為“柱國大將軍”,身上官職數不清的竇毅,此時看著僕人們在忙碌,眉頭不展。
“爹,要抱抱!”
一個粉雕玉琢的小女孩,穿著厚厚的棉衣,拉著竇毅長袍的下襬,含糊不清的說道。
“誒!我的乖女兒喲!”
竇毅的眉頭舒展開來,將女兒抱起,心情也跟著開朗了起來。
“阿郎,從齊國來的棉布和棉被,真的很好用呢。”
襄陽公主抱住竇毅的一隻胳膊,倚靠在他身上,三人站在臥房門口看著滿地積雪,似乎要成為這幅畫卷的一部分。
“齊國的普通富貴人家,甚至是稍稍有點家底的人,都能穿得起棉衣,用得上棉被。可是這種東西,在周國,只有我們這樣的人才能用得上,夫人難道沒有想到什麼嗎?”
竇毅感慨的嘆息了一聲,他知道自己的夫人襄陽公主喜好讀書,不是那種無知婦孺。可是高伯逸的陰險算計,並不是一個稍稍讀過點書的女子就能破解的。
“阿郎是想說齊國富庶,周國貧困麼?”
竇毅不置可否的微微點頭,他不想讓嬌妻心裡不舒服。
這次回長安,竇毅聽說很多權貴家裡都有了棉衣棉被,而且是從齊國那邊輸入的,就頓時察覺到大事不妙。
財富的流入和流出,取決於哪一邊的經濟實力更強!遼國和北宋通商之後,能出口到北宋的東西很少,然而進口的東西卻極多!
這種現象,在後世叫做“進口導向型”的經濟。也就是說,當時遼國經濟的增長,完全依賴於進口北宋的商品。
所以遼國很快就窮困了下去,哪怕一直去搶,都搶不回損失。
而根據高伯逸那個時代的經濟理論,只有“出口導向型”的經濟,才能從弱變強,改變自身的經濟地位。
竇毅雖然不懂這些,但是他能敏銳的察覺到,事情很不對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