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北朝求生實錄> 第1229章 雒水河畔的一聲巨響(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229章 雒水河畔的一聲巨響(下) (2 / 3)

想了片刻,高演下令全軍繼續警戒,並準備對付即將到來的攻城,卻沒有對其他人說起高伯逸勸降的事情。

……

正如後世電影《功夫》裡壞蛋給主角說“數到三”就只會報一聲“三”,省掉前面的“一二”一樣,在高伯逸派人射勸降信的當夜,楊素帶了十幾口“棺材”回來了。

裡面全是米粒大小的黑火藥!

如果是夏天,火藥自燃恐怕還真是個大問題,高伯逸未必敢用。可是現在是深秋尚未入冬,這一招還是可以玩玩的。

高伯逸為高演準備了一份“大禮”,其實也不是什麼稀奇玩意,就是黑火藥。

不過是使用樸實的科學方法制造出來的顆粒黑火藥!

結晶提純,分組篩選,加入酒水搗泥,形成顆粒。與此同時,還製造了用紙卷和黑火藥混合捻制的“引信”。

這些,都是高伯逸用來試水的。

製造火槍大炮?

呵呵,現在冶煉的科技樹實在是爬不動,高伯逸估計到自己兒子當皇帝的時候,能不能有點雛形都難說得很。

鋼鐵工業,就是現代工業的基石,涉及的行業不是一個兩個,不是某個穿越者拍腦袋就能搞出來的。

這需要幾代人的努力,或許還能看到點成果。

但是,實用性炸藥的發明與普及,卻不存在半點門檻,缺的僅僅只是理論指導而已。

古人在很早的時候,就已經知道硝石,硫磺,木炭這三樣東西,偶爾會發生“爆炸”,兩晉的時候,某些煉丹的道士都已經發現了這個原理。

但他們不知道比例,經過很長時間的摸索,排除了“芒硝”這種東西的干擾古人長久都受困於芒硝和硝石,分辨不清),在唐代的時候,黑火藥就已經用於燃放煙花了。

不過,他們依然沒有徹底理解“爆炸”所需要的條件,以及怎樣讓爆炸的威力最大化。在不改變火藥成分的情況下。

這些,又恰好是在高伯逸這個後來者的知識範圍裡。

早就知道洛陽城難搞,所以高伯逸命楊素將鄴城的火藥原料,囤積在枋頭城,並在那裡秘密進行提煉加工。

等的就是這一刻。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