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瑱畢竟是郢州的守將,而郢州城江湖縱橫,大小河流與湖泊眾多,沒有水軍的話,可謂是寸步難行。
侯瑱的座艦,是一艘三層樓船,不大,但是船底是新式結構,跑得快,而且掉頭靈活。外觀看著不咋地,底子卻是非常雄厚。
高伯逸帶著侯瑱和竹竿等人,乘著這艘樓船,一路沿著漢江逆流而上,前往襄陽。漢江在這一段的寬度相當可以,哪怕在後世,都是一條運載量不大的航線,因為來往的船隻不少。
由此可見,荊襄一體,襄陽與郢州這裡的經濟聯絡還是相當緊密的,這也得益於王琳表面上臣服於北齊,所以兩邊來往,貨物進出,才沒有被嚴查。
“其實,你暈船吧?”
高伯逸來到船頭,看著竹竿用細長的胳膊抱住船頭的桅杆,面色蒼白,於是開口揶揄道。
“我不暈。”
“那你鬆手啊?”
竹竿不吭聲了。
他不暈船,但是天生就怕水,越是水多的地方,就越怕。
高伯逸回到船艙,卻見侯瑱一直在研究洛陽的地圖,這位老將似乎已經打定主意在不久將會爆發的戰爭中表現一下了。
當然,這也是高伯逸所期待的。
如果沒有侯瑱壓陣,高伯逸還真牽制不住王琳。侯瑱再怎麼說,也是家眷在鄴城,私軍部曲也被大半遣散的邊關將領,翻不出什麼浪來。
王琳的能量可就大多了。
“此戰,宇文邕若是逐個擊破,還真是有些不好辦。”
侯瑱皺著眉頭說道。
若是在洛陽開戰,北齊可以說佔著地利。只不過,齊軍就沒有弱點麼?
其實是有弱點的。如果沒有弱點,韋孝寬又不是傻子,一點勝機都看不到,他會讓宇文邕御駕親征?
齊軍最大的問題,在於兵力總數雖然佔優,但兵力分佈卻特別分散,彼此之間只能協同,卻無法互相支援。
這其實是個很嚴重的問題。
三支作戰的齊軍把王琳也算進去),第一支是獨孤信所部,目前一分為三,鎮守河陽三鎮。也就是黃河兩岸的兩座城池,以及黃河中游沙洲上建立的“河中城”。
本來兵力就不多,還要分別守三座城,可以說獨孤信他們出擊的機會,就只有一次。更多的時候,只能扼守要地不出戰,地道的“紙老虎”。
第二支齊軍,也是此戰的主力,位於洛陽東面的虎牢關。這支軍隊的存在,是防止局面崩盤!只要他們還在虎牢關,那麼周軍一時間無法進入中原要地。
以北齊的國力,可以隨時組織反擊大軍奪回洛陽。
至於王峻的邊軍,已經跟神策軍合兵一處,他們離開了洛陽周邊的要塞體系,已經發揮不了什麼作用了。
而抗擊周軍,需要一支機動兵力,將鎮守虎牢關的神策軍解放出來。
所以看起來王琳只是名義上隸屬於北齊的邊鎮,但實際上,他們卻是足以影響戰局,舉足輕重的一支力量。
如果這次王琳使壞,那麼會給北齊造成極大破壞,也會讓高伯逸陷入全面被動。前進的路上,往往需要貴人或者挨刀的倒黴蛋給自己“墊一下”。
這一次,高伯逸就需要王琳給自己“墊一下”,讓他能夠消滅高氏皇族最後的反抗勢力,順便痛擊周軍,把野心勃勃的宇文邕打醒!
“如果我是宇文邕,一定會放著洛陽不管,然後集中所有兵力,攻略河陽三鎮,掃除後顧之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