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外打得熱火朝天,自然是瞞不過在鄴南城城頭觀戰的皮景和。
他心中冒出一個疑問來:斛律世達剛剛從鄴南城離開不到一個時辰,現在應該剛剛在鄴北城佈防完畢。
他如何能帶著大軍跟高睿的人馬在鄴北城外鏖戰呢?
如果真交戰了,那麼斛律世達肯定會派人來支會自己一聲,這都是戰場上的常識了,皮景和不相信神策軍中獨領一軍的將領就這水平。
要是跟自己想得不一樣,那麼則是說明……跟高睿所部交戰的,另有其人!這個人到底是誰?
皮景和可不是高睿,他的政治智慧要高得多,略微思索,心中就已然猜了個大概。
除了斛律光以外,大概不會有別人了。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高伯逸是把斛律世達佈置在鄴城,作為最後一道保險。斛律世達跟斛律光乃是叔侄關係,兩人之間肯定不會產生什麼誤會。
如果是把“江州幫”的人留在鄴城,那麼說不定會出現某些意外情況。比如說此人猜忌斛律光會謀反,做出一些自以為聰明的舉動。
而斛律光本來就很敏感,在關鍵時刻被逼急了,非常有可能會倒戈,或者出工不出力。
這樣好好的一件事,就被辦壞了。
反過來也是一樣,如果斛律世達在鄴城,伏擊高睿的是江州幫的人,他們未必會看得起斛律世達,雖然不至於像是斛律光領兵那麼嚴重,但也會造成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想明白這些,皮景和似乎想通了很多事情,比如說魚贊說的,別以為告個密你就是親信了,這只是不被秋後算賬的必要條件而已,真要當親信,這點誠意是遠遠不夠的。
果然,斛律光也想通了這一點,朝高氏背後狠狠捅了一刀!
一時間,皮景和竟然有點羨慕斛律光“上車”的技術高超。高睿是擅離職守,撤出長城防線,擅自帶兵回鄴城,形同謀反。
斛律光是北齊大將,他帶兵平叛,有理有據,雖說是給了高氏一刀,但是在世人眼中,高睿才是叛逆,斛律光卻不是。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斛律光端著的是北齊朝廷的飯碗,他宿衛鄴城,無論怎麼說,都是佔著道理的。相反,他放任高睿胡來,那才叫居心妥測。
皮景和覺得,這幾乎是無害上車的最後機會了!
真不愧是牆頭草家族,這倒戈的技術出神入化,好羨慕!
只是,斛律光已經上岸了,自己應該怎麼上岸呢?
皮景和有點後悔自己動手晚了,應該早點向高伯逸表忠心的。從現在的情況看,高家最後的依仗,高睿手裡的部分幽州兵馬,大概……已經摺在鄴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