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伯逸帶著神策軍在磁縣高氏祖墳所在地連續演武了好幾天,各種科目都上了,卻沒有等到他想要的訊息。
一切果然如李德林所料,哪怕魚贊一天派幾波人到磁縣,馬不停蹄幾乎一兩個時辰就能得到訊息,高伯逸聽到也是諸如“一切如故”“高氏之人足不出戶,並無訪客”之類的話。
說白了,他擔心會搞事情的那些人,都跟鹹魚一樣,躺在那裡動都不動!高伯逸自以為帶著神策軍到磁縣,是“賣了破綻”。
可實際上,高氏的那些人,都是被高洋的各種神經質鍛煉出來的!
耐性不好的傢伙,墳頭草都幾丈高了。
這些人看到高伯逸到了磁縣,就想起高洋當年那些欲擒故縱的招數,屢試不爽!只能說,前面有太多的“先行者”,把雷都已經躺掉了。
後面這些人,把那些玩爛了的套路看得明明白白的,他們再也不會傻乎乎的上當了。
“公輔啊,你所言不虛,果然是無事發生。”
山丘上,高伯逸一邊看著神策軍玩佇列操演,一邊苦笑著對李德林說道。李德林果然是神童出身的厲害人物,雖然才二十多歲,但對於那些人情上的事情,學習得非常快。
“主公,經過上次與晉陽鮮卑大戰之後,神策軍愈發穩健了,有王者之師的姿態。下一步,應該是拿周國練練手了。”
李德林不動聲色的說道。高伯逸的目光一直在山丘下面的步兵方陣上,頭都沒有偏過來看李德林。
“接著說下去,我知道你肯定想了很久了。”
“喏,那卑職就斗膽建言了。”
李德林從袖口裡掏出一卷紙,正要遞過去,高伯逸卻擺擺手道:“當年,我就是經常給高洋寫策略的,所以這些東西,也不必拿來給我看。
直接說重點就行了。”
李德林不善於軍略,但不代表他看不到國家與國家之間的戰略態勢。他只是對於臨陣和行軍打仗那些不懂,出主意還是“很懂”的。
“主公,洛陽方面傳來的訊息顯示,潼關而出的周軍斥候,很是活躍,他們是打算出潼關了!”
高伯逸面色如常的點點頭,對此表示認同,但並不感覺吃驚。
怎麼說呢,這也算不是秘密的“秘密”吧。兩國開戰,絕非毫無緣由毫無跡象的,開戰之間,可以找到很多蛛絲馬跡。
“然後呢,你打算如何?”高伯逸平靜問道。
“主公,我們可以在洛陽,藉著周國的刀,殺主公想殺的人。”
平日裡李德林溫文爾雅的,一點都不像壞人,甚至就不是壞人。沒想到出主意的時候,比誰都要狠!
“宇文邕啊,可沒那麼傻。他們兩撥人唱雙簧的可能性不小。”
高伯逸才不相信宇文邕會逮著高氏皇族的人和軍隊猛錘呢!二者之間暗地裡配合,套住神策軍,才是他們可以預見的計劃,至少是計劃之一。
“主公,宇文邕要打洛陽,難道我們就應該在洛陽應戰麼?那樣不是正中宇文邕下懷?”
“接著說。”
“我們可以一面大張旗鼓的宣傳要西面救洛陽,另一方面,則是要攻打宜陽。”
宜陽是個什麼地方呢?現代是屬於洛陽的,但在古代,此地相當於一個長期被人忽視的“突出部”。
這裡將南陽與洛陽之間分割開來,又有山谷小路可以直通潼關以南,乃是北周不算是門戶的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