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高澄還活著,那麼肯定沒高洋什麼事,自然也不會有高伯逸的事情了。這些,都是一環扣一環的。
說到底,現在再講這些,都已經晚了!
“如果你是我,你會怎麼做?你還能怎麼做?”
高孝珩沙啞著喉嚨問道。
其實他現在的問題,不是害怕,而是……迷茫。沒錯,就是迷茫,不知道將來的路應該怎麼走。
現在高氏皇族式微,而高伯逸異軍突起,如今已經解決了晉陽的“叛亂勢力”,齊國國內,已經沒有人可以阻止他了。
試問,手裡並無一兵一卒的高孝珩,如何去找高伯逸的麻煩?
他是洛州刺史,確實不算沒有一兵一卒。然而,那些軍隊是朝廷的!不算屬於他本人的!
而現在,鄴城中樞就是高伯逸,高伯逸就是鄴城中樞。高孝珩手裡的那點郡兵,且不說戰鬥力如何,關鍵是隻要一道聖旨,就能將他的兵權剝奪。
試問,所處如此惡劣的環境,他要怎樣才能破局?
如果沒有外力因素,這個局是無解的。
這其實跟歷史上北齊後期的政局有異曲同工之妙。
因為皇帝高瑋很無能,所以他不得不更加依賴軍事上的絕對支柱斛律光。
而為了拉攏斛律光,他不得不娶斛律光的女兒為皇后。
但是斛律光的女兒成為皇后,又進一步擴大了斛律氏的權力,使得高瑋更加依賴斛律光。
這就是一個無解惡性迴圈。只不過,如今的政局,需要將那個時刻的斛律光換成這個時空的高伯逸,那麼,就好理解了。
高伯逸掌控著北齊的禁軍,最精銳的野戰部隊還有錢糧的來源,鄴城和兩淮之地。如果北周或者南陳進犯,那麼出馬的人只能是高伯逸。
所以無論是“事不關己”的高孝珩也好,還是有名無實的兒皇帝高潛也好,都需要高伯逸來維持齊國的局面。
破局可以,比如歷史上的高瑋殺斛律光。
只是結局就比較難看了,前車之鑑已經擺在那裡。正因為如此,高孝珩才會感覺迷茫。他現在甚至擔心高伯逸突然暴斃,比如說死在女人肚皮上,然後齊國政局大亂!這種情況也是他不願意看到的。
“你讓我去周國,我在那邊佈下一個局,然後你想辦法支走王峻,這個局就成了。”
唐邕面不改色的說道,看不出任何情緒來。
“佈局?”
“只有齊國和周國都持續弱下去,你才有生存的空間。不要再回鄴城了,回去那邊也是牢籠。”
唐邕的話,深深的印刻在高孝珩心裡,他良久都沒有說任何話語。
“知道了,王峻最近好像察覺到了什麼,我今夜就掩護你出洛陽城,你直接去周國的弘農城,從潼關入關中吧。”
喜歡北朝求生實錄請大家收藏:()北朝求生實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